☆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为德国人作传
☆一本书读懂德国人的浪漫与暴力、理智与狂热
☆演绎德国人千年盛衰史,讲述一部不断重复悲剧和充满讽刺的历史
·
德意志帝国和德意志民族是两件不同的事情。本书叙述的是德国人的历史,而不是德国的历史。
从梦想主宰世界的卡尔大帝,发明活版印刷的 古腾堡,终身从事宗教改革的路德,发现行星规律的开普勒,狂飙运动中兴起的歌德,愤世嫉俗的贝多芬,一统德国的铁血宰相俾斯麦,一直到臭名昭著的希特勒,通过对历史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描绘,本书叙述了德意志民族从公元800年到20世纪40年代的千年盛衰史,一部不断重复悲剧和充满讽刺的历史。
在作者笔下存在两个德意志:一个是由艺术家和哲学家组成的文化世界,另一个则是由军人和皇帝组成的政治世界,这两个世界彼此割裂,鲜有交集,最终塑造了德意志民族的双重性格。他们严肃认真,攀登人类文明高峰,令人崇敬;但又凶残野蛮,妄想征服世界,令人畏惧和反感。
如此对立矛盾的性格如何集于一身?一个培育了歌德、贝多芬、康德这些伟人的民族,怎么会一再走上野蛮道路?本书将对此提供一个答案。
·
一想到德国人民,我不免常常黯然神伤。作为个体,他们个个可贵;作为整体,却又那么可怜。 ——歌德
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1881—1948)
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之一,“新传记派”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
1881年生于德国布雷斯劳(今属波兰),1906年移居瑞士。一战期间,曾担任《柏林日报》驻维也纳和伊斯坦布尔记者。1940年,路德维希避难美国 ,后被罗斯福总统聘为顾问。1945年,受罗斯福和杜鲁门邀请,跟随巴顿和艾森豪威尔前往欧洲战场,报道欧洲的解放。二战后返回瑞士,1948年在瑞士去世。
路德维希著述颇丰,传记作品尤受欢迎,《歌德》《拿破仑》《俾斯麦》等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不断再版,享誉至今。
曾经微博上有过一个说法,说希特勒穷困潦倒时接受过旅德华侨的资助,当他得势之后努力修好与蒋介石的关系,二战爆发后期待统一世界与中国平分天下以资报答。这不难看出这种说法是中国人充满阿Q精神的意淫,因为作者特意强调了德国人骨子里的奴性,所以在这篇书评里我会试着把德...
评分这是歌德的国度,是思想与艺术的国度;这又是希特勒的国度,是战争与暴政的国度。那个培育出无数诗人、哲人与音乐家的德国,那个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出无数财富的德国,为何竟会是一场场血腥悲剧的始作俑者?在本书中,作者试图通过分析德国人的民族性格得出自己的答案。 本书于...
评分尽管此书对德国的民族性持批判态度,但当一页页掠过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神学家,哲学家,音乐家的名字的时候,无以言表的敬意就会油然而生。最近有一些西方人谈及鸡国崛起与昔日德国在一战时崛起之比较,分析之后,却有点雷同之处。但根本不同点是,鸡国没有全民性的弥赛...
评分这是歌德的国度,是思想与艺术的国度;这又是希特勒的国度,是战争与暴政的国度。那个培育出无数诗人、哲人与音乐家的德国,那个为世界文化宝库贡献出无数财富的德国,为何竟会是一场场血腥悲剧的始作俑者?在本书中,作者试图通过分析德国人的民族性格得出自己的答案。 本书于...
评分尽管此书对德国的民族性持批判态度,但当一页页掠过那些为人类发展做出贡献的神学家,哲学家,音乐家的名字的时候,无以言表的敬意就会油然而生。最近有一些西方人谈及鸡国崛起与昔日德国在一战时崛起之比较,分析之后,却有点雷同之处。但根本不同点是,鸡国没有全民性的弥赛...
洞窥日耳曼人复杂的神经质性格
评分历史书写理论层面的时代争议大作,值得细细思考!
评分德国柏杨
评分读这本书如见浩浩汤汤的德国历史在脑海里演绎,滚滚多瑙东逝水,多少英雄文豪如彗星在德意志的天空上划过!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传记文学性很强(俾斯麦传、拿破仑传皆是如此),这本介绍德国历史以及是什么塑造德国人精神的书,作为通史是不够严谨的,其中的一些论述带有作者的主观,因此更适合当作“德国人”的群像传记阅读。
评分好好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