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十论》是著名历史学家秦晖治学经历中对“传统社会”(近代以前的社会)研究第三阶段的产物,自问世以来,多次重印,备受读者推崇。
◎本次再版,增加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作者对瑞士“森林州”地区进行考察后写作的《瑞士之路》),有助于读者加深对相关重要问题的理解。
◎《传统十论》曾被列为法国国家汉语水平考试的参考书。
名家点评:
《传统十论》让我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豁然开朗之感。
——刘瑜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的系列文章,其中有对于“反封建”“平等”这类“关键词”在历史文化进程中演变过程的分析,但更主要的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笔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传统十论》此次再版,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增了增订版序言及两篇附录(《关于“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的讨论》《瑞士之路》)。
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史、农民问题、改革与现代化问题研究,主编《农民学》丛书,出版专业著述《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再认识》、《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耕耘者言:一个农民学研究者的心路》、《陕西通志》魏晋卷(合著)、宋元、明清卷(合著)、《经济转规与社会公正》(合著)等,随笔集《问题与主义》、《天平集》、《思无涯,行有利》等。
前段时间读秦晖老师的《传统十论》,提及历史观时,秦老师比较赞同“自己对自己负责的历史观“。也就是说(如果我的理解没错的话),他不认为人类社会有一个固定的历史发展轨迹。相反,他认为历史是由人塑造的,也因此,人要为自己的历史负责。如果你说,“现在的历史阶段就是...
评分何谓传统? 传统既为世代相传。相传下来的无论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都是传统。而这些传统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可以说,传统体现了一种传递和承接的作用,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比如一些迂腐、落...
评分何谓传统? 传统既为世代相传。相传下来的无论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都是传统。而这些传统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可以说,传统体现了一种传递和承接的作用,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传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推动作用,比如一些迂腐、落...
评分 评分家族“小共同体”是过渡还是阻碍? 中国传统社会特殊的现代化道路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秦晖老师提出了关于中国传统社会的“大共同体本位”的特征,指出中国社会通过“个人和小共同体的联合”逐渐过渡到个人本位的现代化社会的可能性。可是一些人就家族小共同体在这段所谓过渡...
这本神作居然能再版?!
评分虽然是精装版,但是用纸太差了,真是可惜了
评分卧槽出新版了呀,得赶紧买一本藏着
评分《西儒会通,解构“法道互补”》这篇宏文实在了不得,打通了传统与近代的分野以及制度史与思想史。儒家的发展必然要汲取西方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但其中不少观点我也是难以赞同的,比如他认为儒学必须走出心性发展为制度之学,这是我怎么也不会赞成的!
评分本书对于大共同体与小共同体的分析十分精彩,附记算是一种证明吧。顺便标记下走出帝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