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眼还眼

以眼还眼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信出版集团·见识城邦
作者:[美]米切尔·P.罗斯
出品人:见识城邦
页数:336
译者:胡萌琦
出版时间:2019-10
价格:52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170452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犯罪
  • 法律
  • 历史
  • 刑罚
  • 社会
  • 美国
  • *北京·中信出版社*
  • 复仇
  • 悬疑
  • 心理
  • 犯罪
  • 人性
  • 黑暗
  • 真相
  • 扭曲
  • 救赎
  • 命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类自有文明以来,就与暴力、欺骗、骚乱相伴而行。但对于一个简单的问题,“何为罪?”,不同国家地区,不同历史阶段,会给我们相异,甚至相反的解答。而同一种罪行,惩罚的手段、性质及目的,也截然不同。从街头涂鸦到性侵,从连环杀人到公海劫掠及有组织犯罪,《以眼还眼》穿梭于人类历史的隐秘角落,探索对于犯罪的界定及惩戒。立足于不同文明的横览视角,加之以历史文明演进的纵览视角,最终勾勒出全球化视角下罪与罚的当代图景。

米切尔·P.罗斯不仅提醒了我们,在各地区密切交流前,某些罪行及惩罚为人类所共通,还试图向我们证明,原始部落的刑罚并不总比现代方式残酷。相反,在应对现代性问题时,一些传统的刑罚方式可能给我们启发。对比单独监禁,致力于恢复受害者、施害者及社群联系的“修复性司法”可能会更为经济,效果更好。此外,作者讨论了肉刑、囚禁、死刑等种种刑罚的变化与演进,为其在不同地区的废立,做了令人信服的阐释。

作者简介

米切尔·P. 罗斯(Mitchel P. Roth),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博士,萨姆休斯顿州立大学犯罪学教授,他的研究主要关注刑事司法的历史面向,以及谋杀、恐怖主义、有组织犯罪的历史,著有《有组织犯罪》(Organized Crime)及《罪与罚:刑事司法制度的历史》(Crime and Punishment: A History of the Criminal Justice System)等书。他本人及研究成果也被CNN、FOX等多家媒体报导。

目录信息

引 言
第一章 罪与罚:太初
第二章 法律传统的兴起
第三章 变化中的犯罪:从封建制度到城市和国家
第四章 惩罚的转变与监狱的兴起
第五章 路匪、土匪、强盗和绿林好汉:贼帮和早期有组织犯罪
第六章 禁令、海盗、奴隶贩子、毒品走私犯和犯罪全球化
第七章 现代谋杀
第八章 后殖民社会的罪与罚
第九章 21 世纪的罪与罚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桩舆论哗然的案件:一位空手道教练拘禁并性侵了一名10岁男童,案件告破后,男童的父亲身藏手枪,在凶手押送途中将其击毙。大众纷纷替这位父亲情愿,尽管他杀了人,但为儿子复仇的心情是普天之下护子心切的父母都能理解的。毕竟,孩子身心俱损,全家...

评分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桩舆论哗然的案件:一位空手道教练拘禁并性侵了一名10岁男童,案件告破后,男童的父亲身藏手枪,在凶手押送途中将其击毙。大众纷纷替这位父亲情愿,尽管他杀了人,但为儿子复仇的心情是普天之下护子心切的父母都能理解的。毕竟,孩子身心俱损,全家...

评分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桩舆论哗然的案件:一位空手道教练拘禁并性侵了一名10岁男童,案件告破后,男童的父亲身藏手枪,在凶手押送途中将其击毙。大众纷纷替这位父亲情愿,尽管他杀了人,但为儿子复仇的心情是普天之下护子心切的父母都能理解的。毕竟,孩子身心俱损,全家...

评分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桩舆论哗然的案件:一位空手道教练拘禁并性侵了一名10岁男童,案件告破后,男童的父亲身藏手枪,在凶手押送途中将其击毙。大众纷纷替这位父亲情愿,尽管他杀了人,但为儿子复仇的心情是普天之下护子心切的父母都能理解的。毕竟,孩子身心俱损,全家...

评分

上世纪80年代,美国发生了一桩舆论哗然的案件:一位空手道教练拘禁并性侵了一名10岁男童,案件告破后,男童的父亲身藏手枪,在凶手押送途中将其击毙。大众纷纷替这位父亲情愿,尽管他杀了人,但为儿子复仇的心情是普天之下护子心切的父母都能理解的。毕竟,孩子身心俱损,全家...

用户评价

评分

听书待详解

评分

得到听书。书本身的内容好像挺好的,但是听下来感觉我对这个领域的事情真的没什么兴趣。。。

评分

可与福柯思想对读。罗斯看到了从血腥公开残忍的肉体惩罚到私人不流血、改造惩罚的文明性转变,而福柯看到的是文明的惩罚背后的灵魂扭曲,可以说二者都是对罪犯的一种人道主义诉求,只是罗斯还保有一般人的立场即罪犯必须被惩罚和改变,这背后其实是对罪犯罪行的痛恨。而福柯似乎尝试去理解罪犯,并期望给予同等的对待,而不是监视、规训等,或者说福柯可能希望的是对犯人进行“再教育”,而不是单纯的监禁。问题来了,其实罗斯已经提到,历史上惩罚不可避免的是不公平性的问题,即“按照社会地位判刑”,即便今天依旧有这样的矛盾,而福柯的“再教育”手段显然要考虑到本性中的反社会人格。文明还是进步的,只不过还不够文明而已。

评分

从身体到灵魂,从公开到封闭。但是其实刑罚的演进和配套场所也仍然存在的问题,比如监视和演技对精神的折磨是否合理,惩罚主体和对象的模糊化,各罪犯在监狱对犯罪手段的交流,死刑问题等等。

评分

简史的问题好像真的在于只是史的罗列而没有深入的解读,作者说要从全球的视野去看待犯罪,但却也没得出太多宏观的深见,有点可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