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士的荣耀

战士的荣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作者:[加拿大] 叶礼庭
出品人:三辉图书
页数:215
译者:成起宏
出版时间:2017-9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11733665
丛书系列:三辉书系·叶礼庭作品
图书标签:
  • 叶礼庭
  • 政治学
  • 社会学
  • 民族冲突
  • 民族战争
  • 政治
  • 加拿大
  • 历史
  • 战士
  • 荣耀
  • 冒险
  • 成长
  • 勇气
  • 战斗
  • 忠诚
  • 热血
  • 信念
  • 奋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乔治·奥威尔奖、汉娜·阿伦特奖得主叶礼庭力作

◆探求民族战争与种族屠杀背后的真相,发现野蛮暴力中一息尚存的人道精神

···

【内容简介】

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新的“民族战士”(军阀、歹徒与准军事部队)不断涌现,将战争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野蛮水平:数百万人死于内战与屠杀,平民与士兵毫无尊严地倒在枪口之下,暴力使昨日的邻居变成今天的仇人。然而,事情非得如此吗?

叶礼庭穿梭于各种民族战争景象之中,跟随联合国秘书长探访卢旺达大屠杀背后的政治势力,与国际红十字会一起在阿富汗经历严重的人道危机,在南斯拉夫见证兄弟间的仇恨……身处这些残忍、血腥、反人道的战争之中,叶礼庭几近绝望,但同时他看到了我们可能的出路:新的国际道德干预主义者(救援队、战地记者与外交官)试图在世界范围内弥补人类的身体与精神创伤,而“战士的荣耀”准则随着一系列国际公约的签署,在我们心中存续,帮助我们从战争与野蛮中醒悟过来。

···

【媒体推荐】

如果你想了解发生在我们今天这个世界的民族冲突,叶礼庭是可供选择的最优秀的向导之一。

——《洛杉矶时报》

·

叶礼庭是民族战争研究领域的权威。在这本写作时间跨越近十年的文章合集中,他详述了当今世界上“安全区域”与“危险区域”之间的道德联结,但不是出于意识形态或利己之心,而是怀抱着深深的同情。

——《出版人周刊》

·

在本书中,叶礼庭呼吁在历史暴力的神话与当下生活的实际困境间创造一种“保留距离”,他在书中的描述并不乐观,但严肃的读者不会在这些令人感同身受、忧虑不安的文章面前畏惧退缩。

——《图书馆杂志》

·

本书对处在这样一个残酷的现代社会中的人道主义窘境给予了令人感动、杰出的讨论。

——威廉·沙克洛斯(William Shawcross),英格兰与威尔士慈善事务署署长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加拿大]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1947— )

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最敏锐的政治家、知识分子之一。叶礼庭曾任教于剑桥大学、多伦多大学、哈佛大学等校,也曾担任战地记者和政治评论员多年,出任多国政府顾问,提供人权、民主、公共安全和国际事务方面的深刻洞见。其文章多见于《纽约书评》《金融时报》《新共和》等媒体,另著有《伯林传》《血缘与归属》《火与烬》《陌生人的需求》等作品。

·1987年,他的家族回忆录《俄罗斯相册》获得加拿大文学最高荣誉——总督奖;

·2001年,获乔治·奥威尔奖;

·2003年,获汉娜·阿伦特奖;

·2009—2011年间,出任加拿大自由党党魁;

·2016年11月,获得加拿大平民最高荣誉——加拿大勋章;

·2016年至今,担任中欧大学校长。

汉娜·阿伦特奖评委会认为,叶礼庭对现实世界尤其是动荡地区的变化有着深切的体察,他的文章将政治要务与人权事务联系起来,提醒人们肩负起后“冷战”时代中新的责任。

···

【译者简介】

成起宏 毕业于南开大学,经济学硕士,现供职于上海,业余从事译介工作。

目录信息

导读:从“战地记者”到“新人”政治家
导论
1 一切皆不神圣?电视的伦理学
2 微小差异的自恋
3 道德厌恶的诱惑
4 战士的荣耀
5 我们想要从中醒来的噩梦
文章来源
来源注释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曾任教于剑桥、哈佛等名校的加拿大籍教授叶礼庭,并非一位标准的学院派人士。除了为《纽约书评》《金融时报》《新共和》等杂志担任政治评论员之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战地记者,曾常年穿梭于世界各地。仅在1993年到1997年的短短四年间,已年近半百的叶礼庭就到过战火中的塞尔维...  

评分

曾任教于剑桥、哈佛等名校的加拿大籍教授叶礼庭,并非一位标准的学院派人士。除了为《纽约书评》《金融时报》《新共和》等杂志担任政治评论员之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战地记者,曾常年穿梭于世界各地。仅在1993年到1997年的短短四年间,已年近半百的叶礼庭就到过战火中的塞尔维...  

评分

曾任教于剑桥、哈佛等名校的加拿大籍教授叶礼庭,并非一位标准的学院派人士。除了为《纽约书评》《金融时报》《新共和》等杂志担任政治评论员之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战地记者,曾常年穿梭于世界各地。仅在1993年到1997年的短短四年间,已年近半百的叶礼庭就到过战火中的塞尔维...  

评分

这是2019年我读过书中最好的一本,没有之一。叶礼庭是一个极少数做过战争田野调查的学者,对战争,对人道主义,对民族主义,对正义,对和解做出了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阐述,感兴趣这本书的肯定是少数,我看读过是84人,想读是751人,加权读过又不上豆瓣的,也没多少,估计还有买...

评分

曾任教于剑桥、哈佛等名校的加拿大籍教授叶礼庭,并非一位标准的学院派人士。除了为《纽约书评》《金融时报》《新共和》等杂志担任政治评论员之外,他还是一位著名的战地记者,曾常年穿梭于世界各地。仅在1993年到1997年的短短四年间,已年近半百的叶礼庭就到过战火中的塞尔维...  

用户评价

评分

各章之间的逻辑关联稍欠缺些,部分语句翻译的不是很到位。然而作者的思考还是不错的,但问题是:非国家暴力独占的秩序是身体的暴力,可发达工业国家却是话语和内在的暴力,尽管实现了暴力独占,但人依旧是非人,这怎么办呢?

评分

个人最喜欢第三篇。帝国伦理与自我管理。为什么自我管理是最优的?让一群没有自我治理能力的人自己治理是最佳选择吗?看这篇的时候,tw正在大选。结果一再证明世界并非如自己所愿。当空洞的词汇主宰我们看这个世界时,主权,民族,国家意味着什么。最后一篇也很有趣,了解了真相可以治愈社会的伤痕吗?hk呢?当因某一理念分裂之后只能靠时间来翻篇吗?

评分

民族战争与道德话语,南斯拉夫案例贯穿全本,以走访红十字会和真相委员会等中立机构为线,探寻真相与道德的联系。第一章对电视伦理学的批判戳得颇精准,电视新闻其实只是一种视觉权威的体制,在扮演特权国家机制的角色中,一步步地将道德生命消费掉,电视则成为现代权威的教堂。而民族战争其实发生在利益共同体之外,它创造出一个恐惧的共同体,以道德排他主义形式将我们的憎恨正当化,最终是完全的道德抛弃。可惜与布特罗斯-加利同行非洲的新闻探访写得太简单了,叶礼庭算是理想主义者吧!

评分

“拒绝历史真相是群体身份的功能之一:国家和民族将它们自身的意识编织进顽强拒绝修正的自恋式叙事之中。”

评分

“民族主义是一面扭曲的镜子,信徒们从中看到的是其简单的伦理、宗教或领土的属性转变成光荣的属性和特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