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女》是一部未来小说。未来小说在西方批评界也被称为思辨意味颇浓的“悬测小说”,它描写的是未来之事,却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科幻小说。未来小说尽管含有科幻成分,但具有强烈文化内容。它讲述已成历史的未来,从而使它具有可企及性。
《使女的故事》描写的最远时间距小说写作时间二百多年,以几名历史学家的发现,让一位在基列不幸沦为“使女”、后来侥幸逃出的女性,通过录在磁带里的声音,向读者讲述发生在那个时间之前的故事,即主人公在未来21世纪初的亲身经历,其间夹杂着大量主人公对20世纪80年代生活的回忆与反思。
被誉为“加拿大文学女王”的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也是二十世纪加拿大文坛为数不多享有国际声誉的诗人。现居多伦多。
自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起,阿特伍德便以持久旺盛的创作力不给评论界任何淡忘她的机会。她获得过除诺贝尔文学奖之外的大多数重量级国际文学奖,并被多伦多大学等十多所院校授予荣誉博士学位。她的作品已被译成三十多种文字。2017年,阿特伍德获卡夫卡奖和德国书业和平奖。
文明并不总是向前进的,也有可能是向后退的。一切都不会瞬间改变的,而是像温水煮青蛙一样,在你还没有察觉的时候就已经被煮死了。作为女性个体,当你不再秉持“自立自强”的信念,而是屈服于“找个好男人嫁了”的模因时,那就该警醒了。 女性被剥夺了工作机会,冻结了银行资产...
评分正因为所有事情都曾真实地发生过,禁止堕胎、月经警察、秘密处决、人口清洗,使得把它归类为科幻小说真的很讽刺。 喜欢看女性写女性,因为知道她的心里究竟在想什么,女人如此感性,被爱与欲望驱使着,盲信于人,善良而温顺,女人的恐惧又是根植于生命里的,渗透在生活所有缝隙...
评分书读完了,依照很多年来的习惯先看正文后看前言或者译序之类的东西,避免先入为主的印象,这次依然如此,发现这本书不太适合这位译者。 公平的说译者的语言文字功底没有问题,问题出现对社会和宗教的缺乏了解上,而对于这本书来的翻译来说无疑是个缺陷。 比如:基列。 关于其代...
评分已经很久没有哪本书让我在阅读的时候,几乎从头到底都感觉内心各种情绪翻滚翻腾的了。 事实上,这并不让我意外。 早在2015年我第一次拿起这本出版于1985年的反乌托邦小说, 读了近30% 就让我不得不放下手中的书,暂停, 然后几乎两年都不曾再拾起。 原因很简单,Atwood让我从明...
是否是自由抗争之路?过去女性没有自由,受到压迫,所以现在创造出了一个世界,女性作为生育的主体其实是被保护起来的,这对他们来说是自由
评分杨浦图书馆看的。震惊了。现在还记得在哪个方位坐着,目瞪口呆大脑缺氧,本是随意捉小鱼啃,没想到吃到大鲸鱼的感觉。当年译林那一套系的封面也是够了……
评分预言
评分2011年8月14日:前幾天看到天南上把書名翻譯成《妾物語》……真是好煽情www
评分165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