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為什麼會作惡

好人為什麼會作惡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浙江人民齣版社
作者:(美) 托馬斯·布拉斯
出品人:
頁數:320
译者:趙萍萍
出版時間:2017-10-1
價格:69.9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21308397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社會心理學
  • 服從
  • 美國
  • 道德心理學
  • 托馬斯·布拉斯
  • 湛廬文化
  • 犯罪
  • 好人
  • 作惡
  • 心理
  • 道德
  • 人性
  • 心理學
  • 倫理
  • 行為
  • 社會
  • 反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 為什麼梁文道說:殺人不需要邪惡的動機?

為什麼熊培雲說:世界離獨裁隻有7天?

為什麼連嶽說:有人如此為納粹屠殺猶太人辯護?

為什麼許知遠說:我們應該更清醒、理智地看待我們的世界?

● 米爾格拉姆的服從實驗揭示瞭“平庸的惡”——房地産開發商,三鹿奶粉廠傢,打死過大學生的城管,無視犯人生死的看守,足球黑幕的推手,難道他們都是純粹的壞人?還是他們隻是盲目的服從者?

● 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是20世紀最傑齣的心理學傢和實驗科學傢之一,他獨特的方式深刻地改變瞭我們思考人性的方式。1960年他在哈佛大學以著名的服從實驗震驚瞭世人;他率先提齣六度分離概念,揭示齣一個我們未曾察覺的普遍社會現象。

● 托馬斯•布拉斯教授以深入細膩之視角、栩栩如生之筆觸,細密梳理瞭米爾格拉姆的研究成果,首次嚮世人展示齣這位與眾不同的科學傢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

[編輯推薦]

● 社會心理學經典傳記《電醒人心》重裝上市,全麵揭秘一代心理學大師米爾格拉姆的一生,記述服從權威實驗、六度分離理論等著名社會心理學理論的誕生始末;

● 詳解20世紀社會心理學經典實驗“服從權威實驗”,揭露令人震驚的人性真相;

● 不止解釋瞭人類如何服從,更告訴瞭我們如何更好地反抗;

● 美國著名心理學傢菲利普•津巴多、戴維•邁爾斯,國內心理學及社會學權威沙蓮香、彭凱平、周曉虹、何帆傾力推薦;《泰晤士報》《華盛頓郵報》《齣版人周刊》等二十多傢國外權威媒體一緻盛贊;

● 美國心理學曆史檔案奬獲奬作品;

● 湛廬文化齣品。

著者簡介

托馬斯•布拉斯

● 享有國際聲譽的社會心理學傢,主要研究方嚮為服從權威。

● 研究米爾格拉姆及其學術遺産的專傢,曾發錶過40多篇關於米爾格拉姆的文章。

● 因本書獲得美國心理學曆史檔案奬:1998—1999年度的J. R. 坎特奬。

● 自1987年起,他在大學中開設瞭一門斯坦利•米爾格拉姆社會心理學課程,並親掌教鞭。

● 在美國心理協會2001年年會上,為瞭錶彰其在米爾格拉姆研究方麵所做的貢獻,布拉斯受邀進行瞭年度斯坦利•霍爾演講,這對一名心理學傢來說是至高的褒奬。

圖書目錄

媒體評論
序言 電車上的猶太男孩
前言 認識真實的社會世界
01無名社區走齣瞭高纔生
米爾格拉姆成長於人口混雜的移民社區,最終以優異的成績進入哈佛。哈佛多元化的師資力量、豐富的知識體係以及廣泛的社會關係,激發瞭他對社會科學的極大興趣。
猶太小子的快樂童年
與心理學一見鍾情
窮小子的坎坷求學路
阿希與從眾實驗
嚮權威發起挑戰
02不同的文化,不一樣的從眾行為
米爾格拉姆的跨文化實驗有著深遠而劃時代的影響力,因為它呈現瞭一個重要的裏程碑,將民族性格的研究主題從沙發椅上的思索,轉化為客觀的科學性探究。
如何以實驗方法研究“國民性”
理論假設和實驗結果哪個更重要
實驗也有倫理
海外留學的小插麯
挪威人和法國人誰更從眾
03情定“服從權威”
米爾格拉姆明白,若要學有所成,就必須做齣重大且傑齣的研究計劃。在離開普林斯頓的前一年,他已經有計劃瞭:關於對權威者服從的行為研究。
不如意的畢業季
探索研究服從的新方法
好人也會作惡嗎
愛情事業雙豐收
04是什麼導緻瞭“平庸的惡”
權威帶來的服從力量之強,足以讓我們背棄自己的道德原則,這遠遠超乎瞭所有人的預期。服從實驗告訴我們,服從是情境特質的函數,環境條件的影響超越瞭人格的變異性。
服從實驗正式開啓
聽從命令還是堅守內心
四段距離,四個結果
邊嘆息邊服從
什麼樣的人會反抗權威
哪些環境能鼓勵人反抗權威
05有關服從實驗的諸多爭議
一係列的服從實驗除瞭驚人的結果之外,也帶來瞭各式各樣的討論與批評。雖然米爾格拉姆進行研究時已經考慮到道德的問題,但在結果發錶之後仍然引起瞭強烈的爭議。
欺騙被試是否違反瞭實驗倫理
實驗情境能代錶真實的人性嗎
為揭露人性而傷害被試值得嗎
06六個人連起全世界
米爾格拉姆重迴哈佛大學後所進行的研究,最能代錶他在坎布裏奇的歲月。他的工作計劃中有兩個議題特彆重要:丟信方法和小世界現象。這兩者都已成為社會心理學傢和其他社會科學傢非常有價值的創新研究工具。
重返學術伊甸園
從丟信看態度
我們生活在一個小世界
告彆哈佛
07城市如何影響人的心理
離開哈佛到紐約城市大學後,城市生活心理學成為米爾格拉姆的主要興趣,他將社會心理學應用在城市的相關課題上。他利用很多創新的實驗方法,說明人們在城市和小城鎮的行為會有哪些不同。
紐約人心目中的紐約什麼樣
“你可以給我讓個座嗎”
熟悉的陌生人
暴力電視節目是否會引人犯罪
性格古怪的天纔
08讓社會心理學走入大眾視野
米爾格拉姆根據《城市生活體驗》一書拍攝瞭影片《城市和自我》,他的製片經驗讓他看到科學方法有一些限製。20世紀70年代中期之前,製作影片已經開始進駐米爾格拉姆興趣和活動的舞颱中心。
將目光轉嚮歐洲
畫齣巴黎人的心理地圖
服從實驗終極總結
每個人都關心的服從話題
電影是另一種心理學實驗
09我們如何構築對他人的印象
米爾格拉姆在紐約城市大學的時候,最苦惱的事莫過於嚮外麵申請研究經費補助,不斷遭遇睏難,因為實驗計劃的理論基礎薄弱而被拒絕。另外,他的心髒也開始齣狀況,慢慢耗損他的體力和意誌。
在電影中探討實驗倫理
你能看齣是誰在說話嗎
突如其來的病魔
一代心理學大師的最後歲月
10研究服務於大眾的心理學
米爾格拉姆留下的遺産是清晰易懂、沒有術語的文章,讓他的研究工作可以被廣大的讀者群接受。他扮演瞭一個非常重要的角色,讓社會大眾認識到學術的價值,用科學的取嚮來瞭解日常生活中的社會行為。
一個實驗影響所有人
洞悉人性,方能完善自我
從“平庸的惡”看納粹大屠殺
瑕不掩瑜的服從實驗
丟信方法和小世界理論
做最有趣的社會心理學實驗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仅就如何不成为恶的帮凶而言: 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放弃对自己的内在控制。在任何情境中,要脱离对客观性的崇拜,脱离对权威性的服从,做组织的审视者,而不是进入组织化模式,成为组织的从者。 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善假于物者切莫以物之悲喜为悲喜,三省吾身者切莫妄自菲...  

評分

評分

普通人为什么会做恶?谁在用暴力毁灭美好的世界?是坏人?还是普通人?为什么崇尚文化、音乐、哲学的德国人,是屠杀600万犹太人的凶手?“那些做着分内事、从未质疑自我角色的普通人, 可能会在可怕的毁灭性活动中充当帮凶。”——米尔格拉姆《电醒人心:20世纪最伟大的心...  

評分

1960年5月11日,以色列特工在阿根廷绑架了纳粹德国前高管阿道夫·艾希曼,并将其秘密运送至以色列接受审判。 这个事件引发了两个迄今为止非常具有影响力的思考和研究:其一就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哲学家汉娜·阿伦特写作的《耶路撒冷的艾希曼:伦理的现代困境》,她提出了“平庸...  

用戶評價

评分

#傳記親,標題黨也是個害死人,不過還是可以看的,我挑著看的,誰關心米爾格拉姆這瞭那瞭,咱們直接看重點好嗎?

评分

好人為什麼會作惡,社會心理學大師米爾格拉姆的傳記。老米最大的成就是電擊服從實驗和六度分離理論,老米做瞭很多接地氣的研究,寫瞭很多不帶學術腔的論文,是個名垂史冊的社會心理學傢,但也終生飽受爭議,不太得誌,英年早逝。

评分

這本書的英文名是《the man who shocked the world》,是關於米爾格拉姆的傳記,尤其對服從實驗進行瞭詳細的闡述。對於中國人來說,這本書特彆有意義,不管是遙遠的過去,並不遙遠的過去,現在,甚至將來。

评分

因為這本書反而加深瞭對漢娜·阿倫特“平庸的惡”的認識和瞭解。對現今的社會也是一種警示啊!

评分

這個傳記的題材很好內容很平庸 不值得買迴來 就在圖書館或書店看看就成 沒什麼很深的東西 又不能感動人心也不能引發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