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珊•桑塔格與西濛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
“蘇珊•桑塔格全集”是她所有作品的匯編,分為“論著”和“文學”兩大闆塊(並包括其子戴維•裏夫編輯的“日記”兩捲),共16捲,280餘萬字。“蘇珊•桑塔格全集”是迄今為止整個華語世界引進齣版的最大規模的當代西方第一流思想傢、評論傢以及文學傢的作品全集,而且是獨傢版權,在中國當代思想界、學術界、評論界、文學和文化界以及齣版界,都具有裏程碑式的重要意義。 《論攝影》初版於1977年,是蘇珊•桑塔格最重要、最著名的論文集之一,主要包括《在柏拉圖的洞穴裏》、《透過照片看美國,昏暗地》、《憂傷的物件》、《視域的英雄主義》、《攝影信條》、《影像世界》等論文和隨筆,至今仍被譽為“攝影界的《聖經》”。
蘇珊•桑塔格
1933年生於美國紐約,畢業於芝加哥大學。1993年當選為美國文學藝術學院院士。她是美國聲名卓著的“新知識分子”,與西濛娜•波伏瓦、漢娜•阿倫特並稱為西方當代最重要的女知識分子,被譽為“美國公眾的良心”、“大西洋兩岸第一批評傢”。2000年獲美國國傢圖書奬,2001年獲耶路撒冷國際文學奬,2003年獲西班牙阿斯圖裏亞斯王子文學奬及德國圖書大奬——德國書業和平奬。2004年12月28日病逝於紐約。
我收到过一张阿叔寄来的明信片,上面写着:“多出去走走,但不要带你的相机。” 阿叔跟我一样,是人大新闻学院的本科生。真正跟他熟悉起来,却是在我进入人大话剧团之后。我们曾一块儿到京畿爨底下村去游玩过,那时他总是沉浸在一花一叶引发的冥思之中,而我则拿...
評分尽管拍照和开枪在英文里都是Shoot,但当我看到桑塔格把相机比喻为枪支,仍不免有些惊讶。在桑塔格看来,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会使用相机取代枪支来满足自己侵略和掠夺的欲望,而被对准的那方也许不情愿,也许不知情,更不知道自己其实是被当作了享乐的对象。 桑塔格是一位享誉全球...
評分摄影发明之初,似乎并不如我们所想象的那样迅速为大众所接受。这项源自法国的技术传到德国时,带给人们的大都是颇为恐慌的心理体验。比如当时的《莱布尼茨报》就认为应该对抗这项来自法国的恶魔技艺:“要将浮动短暂的镜像固定住是不可能的事,非但如此,单是想留住影像,就等...
評分苏珊•桑塔格在In Plato’s Cave里面写道:The photograph is also a tool of power because you own it when you shoot it. 这让我开始思考照片和爱欲的关系。很显然,他们最初的共同之处在于同样用了shoot这个动词,他们都意味着占有。而通过图像,就是一种意淫的占有,它...
評分"知识分子热衷于讨论摄影的意义,于是摄影师按下快门的手越来越犹疑,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可能导致摄影两极分化,到最后只剩下两种人:新闻摄影师和哲学家。"(赫尔穆特.纽顿) ◎闭眼的方式 "人们为事物拍照是为了将其赶出心中,我的故事则是一种闭眼的方式。"(卡夫卡) ...
看這本書絕對不是一個放鬆享受的過程,它需要讀者跟著蘇珊桑塔格一起去思辨在50年後看來一切已成當然的議題。書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關於攝影和經驗的論述:照片成為瞭經驗的觀看樣式,擁有一次經驗越來越等同於給這次經驗拍攝一張照片。這一觀點主要齣現在柏拉圖的洞穴一章,後麵幾章討論瞭攝影與現實的關係;攝影是不是一門藝術;攝影與傳統藝術(繪畫)之間的關係等等,誠如譯者所說,這本書的深刻性不在於得齣什麼結論,而在於她抽絲剝繭的論述過程。介於四星到五星間吧,感覺翻譯還能再簡單準確些
评分七月的周六上午讀完瞭蘇珊•桑塔格的《論攝影》,這本書被稱作“攝影聖經”,即便它幾乎沒有涉及任何“技巧性”的詞匯。 “技術”與“藝術”的論爭中,“技術”是作為基礎理論而存在的,而“藝術”涵養纔是一張攝影作品的根基。 在書中175—176頁,引用瞭亨利•卡蒂埃•布列鬆的話詮釋萊卡的意義,於我心有戚戚焉:“我剛發現‘萊卡’相機。它成為我的眼睛的延伸,自從我發現它以來,我與它形影不離。我在終日在街道上探尋,感到興奮莫名,隨時準備猛撲過去,決心要‘誘捕’生活——以活生生的方式保存生活。尤其是,我渴望在一張照片的範圍內獲得全部精華。” 《論攝影》,沒有描述攝影何為,但它闡釋瞭,攝影為何。
评分七月的周六上午讀完瞭蘇珊•桑塔格的《論攝影》,這本書被稱作“攝影聖經”,即便它幾乎沒有涉及任何“技巧性”的詞匯。 “技術”與“藝術”的論爭中,“技術”是作為基礎理論而存在的,而“藝術”涵養纔是一張攝影作品的根基。 在書中175—176頁,引用瞭亨利•卡蒂埃•布列鬆的話詮釋萊卡的意義,於我心有戚戚焉:“我剛發現‘萊卡’相機。它成為我的眼睛的延伸,自從我發現它以來,我與它形影不離。我在終日在街道上探尋,感到興奮莫名,隨時準備猛撲過去,決心要‘誘捕’生活——以活生生的方式保存生活。尤其是,我渴望在一張照片的範圍內獲得全部精華。” 《論攝影》,沒有描述攝影何為,但它闡釋瞭,攝影為何。
评分專欄文集,處理瞭很多有趣的問題,貫之前後的是關於攝影與真實世界的關係。Sontag認為攝影本身是超現實的,不僅從外在錶達方式,更是從內在錶達的內容:不是對世界投射的影子進行復製,而是將對現實的理解非柏拉圖化,進而作為實體物反過來入侵、占有甚至壓倒現實。
评分豐富!廣泛!以前會認為攝影是很私人化的記憶片段,這本書裏論及的是攝影本身,橫七竪八地左搜右羅。論係統論廣泛果然還是得是書(理論)。構圖什麼的我還是認為關乎個人視角,有意思的還是傳達的思想或故事。談論現實和影像的把握那很可以瞭,還有挺多有意思的觀點。,感覺作者說的也很中肯,但會在看和藝術繪畫比來比去那有點煩躁。攝影和繪畫初心好像都是觀看還是記錄,但媒介的通透度不一樣阿。對我來說,還真的是"拍"照,把觀看壓扁,置換背景,相機之眼不是人之眼。但另一些作品不涉及這個,阿這些被放在博物館裏可以。分層分類阿,立體瞭就這樣一步步維度立體一點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