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由大英博物館和英國國傢廣播公司(BBC)聯閤打造,由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格雷戈親自撰寫,一共動員100多名館員、400多名專傢,編撰時間長達4年,從大英博物館800萬件館藏中精選瞭100件代錶性物品,全麵展現瞭人類200萬年文明史。這是一項“全世界隻有大英博物館纔能辦到的世界史撰寫計劃”,以廣播形式在BBC播齣時,創下瞭1100萬人口同時收聽的紀錄。
尼爾·麥格雷戈,英國藝術史學者,2002年至2015年任大英博物館館長。
1946年齣生於蘇格蘭格拉斯哥。在牛津大學研修德文與法文,後在法國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攻讀哲學,之後在愛丁堡大學修習法律,1972年取得蘇格蘭律師執照。1973年在英國首屈一指的藝術史學院考陶德藝術學院研修藝術史。
1975年至1981年,在英國雷丁大學教授藝術與建築史。1981年至1987年,主編英語世界曆史悠久的美術及裝飾藝術期刊《柏林頓雜誌》。1987年至2002年,主持英國國傢美術館。2010年,獲英國女王頒贈功績勛章。
主要作品有《目睹拯救:藝術作品中的基督形象》《大師之作的誕生》《英國繪畫》《莎士比亞的動蕩世界》等。
在写这篇书评之前,我想先坦诚地陈述三点—— 第一,我是个历史盲。读书时,历史学得最差,不仅世界史背得一塌糊涂,中国史从鸦片战争往后就彻底不想学了。鸦片战争之前的,至今仍然记不住中国朝代表,只误打误撞地背下了清朝的十任皇帝是“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这和...
評分编纂世界史从来就是一件令人望而生畏的事。且不说那些宏观抽象且枯燥的经济史、政治史、思想史,即使微观领域的,也有建筑史、服饰史等等,而且各大洲各个国家各个时代的情形又错综复杂。如何将这些连起来可以绕地球无数个圈的观点和数据联缀成一幅疏密有致、,的巨幅画...
評分如果想講述整個世界的歷史與文化,不過於偏袒人類某一族群,就不能光靠文字史料。因為文字歷史的期間較短、且多半受權力者影響而失其客觀性。而用物品來述說歷史,正是博物館存在的理由。從文物角度來解讀世界歷史文化,應更能貼近史實,這便是本書的特色。 唯解讀歷史,往往要...
評分1. 埃及木乃伊 2. 澳杜瓦伊磨石器 3. 澳杜瓦伊手斧 4. 法国木雕 5. 美国箭头 6. 巴布亚新几内亚杵棒 7. 以色列石雕 8. 埃及泥塑 9. 玛雅石雕 10. 日本陶罐 11. 埃及符号 12. 伊拉克马赛克 13. 印度徽章 14. 英格...
評分人对于历史的态度始终复杂难解,真实的记载、时间的湮灭与人为的掩饰相伴随行。 历史一直都是并将继续被误读、篡改和修正,在这些篡改和修正中,一定程度的真实艰难地维持着。其中,由于改动起来简单可操作、成本低,文字记载的所谓“信史”往往会成为谎言的重灾区、真理部治下...
今年讀過最有意思的書之一
评分作者非常自大莫名其妙的聖女製高點。
评分#2019閱讀書單#第31本,《大英博物館世界簡史》500k,世界史最大的意義是逃離狹隘,能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世界。不是通過100件文物看世界史,而應該熟悉世界史迴過頭來看文物。 真實的曆史是蘆葦筆比刀劍更強,尼羅河其實絕大多數流經蘇丹,復活節島巨型雕像後背上記錄著心酸的曆史,中國風代錶的青花瓷來源於伊朗。 最大的啓發是對英國這個國傢的認識,積極擴張嚮各種文化學習,一個小故事可見一斑,上個世紀20年代,為瞭嚮紙幣的先驅緻敬——中國最早用桑葉做的紙幣,英格蘭銀行曾種下一片桑樹,這種儀式感會傳承久遠,這個國傢會持續強盛。
评分如果這樣的書都不值五星…你不值得瞭解這個世界…
评分氣魄和見識。 看完本書,正好又看到國人批判尹希不迴國發展。 格局簡直太低瞭。 放到人類共同體。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