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人》这本小说集用12个短篇描摹了“深圳人”的世像百态,包括《出租车司机》、《女秘书》、《同居者》、《神童》等。这些小说在刊发时无一不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与好评,其中,写于2000年的《出租车司机》,是世纪之交中国zui引人注目的短篇小说,多年来被反复选入各种“读本 ”和“选本”,并被列在“21世纪中国最佳短篇小说”前列,在读者中产生了特殊和持久的影响。众多评论家认为,这篇小说完美地体现了作者“节制”的美学原则,用词和用情都恰如其分,不可有任何的增减
薛忆沩,生于郴州,长于长沙,现居蒙特利尔。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士学位,从蒙特利尔大学获英美文学硕士学位,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获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博士学位。1996—2002年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2006—2007年为《南方周末》及《随笔》杂志撰写读书专栏。2009—2010年受聘为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2013年受聘为中山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驻院学人。1991年获台湾《联合报》文学奖。2014年及2015年连续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小说家”提名。
主要出版作品有:长篇小说《《遗弃》(2012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白求恩的孩子们》(台湾版)、《一个影子的告别》(台湾版)、《空巢》(2014年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及《南方都市报》2014年度“十大中文小说”)、《希拉里 密和 我》;小说集《不肯离去的海豚》、《流动的房间》(2013年新版)、《首战告捷——“战争”系列小说》(《南方都市报》2013年度“十大中文小说”)、《出租车司机——“深圳人”系列小说》(2013年度“中国影响力图书奖)、《十二月三十一日》;随笔集《文学的祖国》、《一个年代的副本》、《与马可•波罗同行》、《献给孤独的挽歌——从不同的方向看“诺贝尔文学奖”》、《薛忆沩对话薛忆沩——“异类”的文学之路》、《伟大的抑郁》。
崩塌与重建 ——一个新的群体症候在显现 薛忆沩作为一名不断被 “发现”的作家,其创作的“深圳人”系列小说近年来陆续被哲学系教授和文艺批评家发掘,这由此成为了当代中国文坛上的一大症候。连薛忆沩本人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不得不感叹道:“‘深圳人’系列小说这16年的市场反...
评分 评分让我对薛忆沩这个人感兴趣,并产生一种找来他所有作品通读一遍的冲动的原因,应该是《新周刊》一组关于非主流化作家生存样本的报道。里面介绍了薛忆沩、路内、张翎三位作家的文学创作方式。在介绍薛忆沩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文字,“小说《遗弃》描写了一个公务员图林,对于体...
评分 评分在图书馆随手翻了翻。作者还是挺会讲故事的,但感觉不是那种余韵悠长的故事,译制腔的对话也有点怪
评分喜欢母亲,物理老师,同居人。挺有风格的。
评分不以故事性而以文字描写取胜
评分翻译成英文可能会好看一点吧。
评分想读薛忆沩的《深圳人》是在去年的9月,计划是读完乔伊斯《都柏林人》,占领了文学的高地之后再来读《深圳人》,我想看到的视野会不太一样。 其实,薛忆沩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坦言,他是乔伊斯的崇拜者,每次重读《都柏林人》都有想要用最精致的语言和结构来呈现深圳的冲动。 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愉悦的,《深圳人》透着深深的荒诞感和戏剧感,司机、女秘书、剧作家、神童……他们就像舞台上的角色,在凄凉的生活里来来往往。有多少孤独,就有多少真实。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预演,是当下让人迷惘的表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