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鸿,女,文学博士,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文系教授。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乡土文学与乡土中国关系研究。已出版《外省笔记:20世纪河南文学》等多部学术专著。
非虚构文学作品《中国在梁庄》分别由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香港商务印书馆2011年出版,获“2010年度人民文学奖”“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类好书”“《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类十大好书”“第七届文津图书奖”等。
2010年《中国在梁庄》出版,它是梁庄人留守在梁庄的故事。但是,这并不是完整的梁庄,“梁庄”生命群体的另外重要一部分,进城农民,还没有被书写。
梁庄的打工者在城市打工时间最长的有超过30年,最短的才刚刚踏上漂泊之程。《出梁庄记》主要人物有51位,51位中,外出务工时间长达20年以上的有26个,外出务工时间10年以上的有15个,平均外出打工时间为16.7年。
然而,他们进入了中国的哪些城市?做什么样的工作?如何流转?他们与城市以什么样的关系存在?他们怎样思考梁庄,是否想回去?怎样思考所在的城市?怎样思考自己的生活?他们的历史形象,他们的身份,是如何被规定,被约束,并最终被塑造出来的?
中国有近2.5亿农民和梁庄打工者一样,他们是中国特色农民,长期远离土地,长期寄居城市,他们对故乡已经陌生,对城市未曾熟悉。然而,他们构成完整的农村与城市,构成完整的中国。他们是一个共同体的存在样态,我们是如何思考并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了他们的生态发展?
说《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的延续,不如直言它是《中国在梁庄》更为深刻的扩展和掘进。一个村庄遍布在一个国家,其足迹是一个民族命运的当代画影,其诉说的眼泪,是今日中国澎湃的浊浪。
——阎连
《出梁庄记》具有“人间”气象。众生离家,大军般、大战般向“人间”而去,迁徙、流散、悲欢离合,构成了中国经验的浩大画卷。在小说力竭的边界之外,这部非虚构作品展现了“史诗”般的精神品质。
——李敬泽
这两年多来,梁鸿的很多时间花在了寻亲之旅上——寻找在国内其他地方务工、生活的梁庄乡亲。《出梁庄记》是又一部“非虚构”上佳之作。由于作者的着眼点有足够强大的辐散性,并不特意显露的人性思量、民生关切和家国情怀便更具内在的感染力。
——施战军
梁鸿老师将那个“隐形的中国”带入我们的视野。《出梁庄记》它推倒我们的傲慢,迫使我们去正视那个有血有肉却早已为我们熟视无睹的城市打工人群。令人疼痛的不是其中的残酷,而是整个社会——甚至包括承受者本身——在这些残酷面前的无动于衷。
——刘瑜
农民工进城以后《出梁庄记》 2010年《中国在梁庄》获得新浪十大好书,于是我就了解了这个中国的梁庄,还有这本书的作者从梁庄里走出来的大学老师梁鸿。时隔两年又遇到了《出梁庄记》相信这一本会让我们更加懂得中国,懂得梁庄。 关于中国的农民,有小说,有理论却缺少...
评分费孝通时隔几十年以后,中国的乡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梁庄人已经走出梁庄,走向了全国各地,最远的甚至去西班牙打工,那么看看走出梁庄以后的梁庄人到底是什么样?看看这些走出去的梁庄人是不是还会回去呢?梁鸿带着疑问开始了寻找梁庄人的旅程。
评分农民工进城以后《出梁庄记》 2010年《中国在梁庄》获得新浪十大好书,于是我就了解了这个中国的梁庄,还有这本书的作者从梁庄里走出来的大学老师梁鸿。时隔两年又遇到了《出梁庄记》相信这一本会让我们更加懂得中国,懂得梁庄。 关于中国的农民,有小说,有理论却缺少...
评分用梁鸿自己的话说,《出梁庄记》的基调是压抑的:从开头到结尾,书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死亡。 死亡带给人的震撼是毋庸赘言的,但更令人揪心的,是那些依然活着的人们。 在中国的土地上,人只分为两种:已故者和幸存者。若说两种人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他们都同样...
评分梁鸿的《出梁庄记》,原本叫“梁庄在中国”。这两个名字各有其特点,后者是沿承其前作《中国在梁庄》,继写梁庄的留守群落之后,再写梁庄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外出务工者,是有“梁庄在中国”之谓;而“出梁庄记”,显然仿《旧约》中“出埃及记”,淳朴的乡民亦要去“寻找奶与蜜...
给了足够多的细节,仅此而已。
评分真实,动容,无奈。看了之后太多情绪交杂在其中。看的过程中,想给爸爸、妈妈等许多亲人们打个电话,问问他们还好嘛。中国农村、农民工、留守儿童等面临的问题太多。我们或许改变不了时代,但至少可以作为时代记录者中的一个。
评分苦字当头...
评分又一部把河南人(准确滴说是梁庄人)黑出翔的知音体情感力作!作者原本想以俯瞰的姿态叙述梁庄人的故事,没想到一陷进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从作者的实验性叙述中,你会想起倪萍,赵忠祥,朱军,柴静,但是他们都不属于人类。
评分很久之前读完的 忘了标记了 《中国在梁庄》后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