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保甲与乡村社会治理

民国时期的保甲与乡村社会治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肖如平 等
出品人:
页数:276
译者:
出版时间:2017-6
价格:89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107334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民国史
  • 历史
  • 近代史
  • 龙泉
  • 感兴趣
  • 制度
  • 保甲
  • 民国史
  • 保甲制度
  • 乡村治理
  • 社会管理
  • 地方自治
  • 基层政权
  • 历史社会学
  • 中国近代史
  • 乡村社会
  • 行政体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主要利用龙泉市档案馆的民国档案,以民国浙江龙泉县保甲为研究对象,对龙泉推行保甲的概况,乡镇保甲长的职能、人员构成、选拔、任免与奖惩进行考察,探讨政府如何利用保甲组织实施人口调查和人事登记,如何通过保国民学校、乡镇民大会、保民大会、乡镇保合作社进行乡村政治动员,推动乡村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又是如何利用保甲实施征税、征役的,从而分析政府、保甲与乡村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保甲在乡村社会治理中角色。

作者简介

肖如平,男,江西省信丰县人,生于1973年。历史学博士,现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浙江大学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所所长、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华民国史、蒋介石与近代中国的相关研究。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后期资助项目《南京国民政府与一二八淞沪抗战研究》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民国时期的保甲与乡村社会治理》等课题。曾赴美国、英国、台湾、香港等地访问交流。2011年入选浙江省“之江青年社科学者”。

目录信息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四 资料的来源
第一章 民国保甲制度的演变
一 地方自治的困境
二 “剿共”时期的保甲制度——以江西为例
三 保甲制度的推广——以江浙为例
四 新县制下的保甲制度
五 龙泉保甲实施概括
第二章 新政用新人:乡镇保甲长
一 乡镇保甲长的资格
二 乡镇保甲长的产生方式
三 乡镇保甲长的职能
四 乡镇保甲长的训练与考核
五 乡镇保长的群体分析
六 淘汰与改选
第三章 社会控制:乡村保甲户籍的重建
一 清末民初的户籍管理
二 保甲户籍制度的建立
三 浙江保甲户籍之管理
四 战时龙泉保甲户籍之实施
五 保甲规约与联保连坐
第四章 保甲体制下的新学:保国民学校
一 保国民学校的设立
二 经费与师资
三 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四 保长、校长与士绅
五 新学与乡村社会的变迁
第五章 基层民意机关:乡村治理的民主化
一 基层民意机关之缘起
二 基层民意机关的组织职权
三 保民大会的运作
四 乡镇民代表会的运作
五 成效与弊端
第六章 合作与保甲:乡镇保合作社的建立
一 浙江合作事业的兴起
二 乡镇保合作社的建立
三 龙泉合作事业的发展
第七章 催粮、征粮与借粮:保甲与战时粮政
一 粮食增产与节约运动
二 粮食调查与粮食管制
三 军粮、公粮与田赋征实
四 乡镇保甲长与催粮、征粮
第八章 保甲与兵役:抗战时期的征兵
一 保甲与兵役组织
二 保甲与战时征兵
三 保甲长与兵役舞弊
四 征兵对乡村社会的影响
第九章 合作与冲突:乡镇保长、政府与民众
一 资格、监督与激励
二 有选择的合作与规避
三 舞弊、殴打与控告
四 逃离与辞职
结语 乡村社会治理的困惑
一 经费的缺乏与摊派
二 待遇低微与中饱私囊
三 滥用保甲与疲于奔命
四 理想与现实的两难
主要参考文献
一 档案资料
二 文献资料
三 参考书目
四 参考论文
人名索引
一 省县官员
二 乡镇长
三 保甲长
四 民意机关代表
五 国民学校校长
六 保民、壮丁与烈士
七 其他人员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