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店街》是莫迪亚诺出版于1978年的小说,荣获当年的龚古尔文学奖。
二战后的巴黎。一个得了健忘症的男人被好心的私家侦探于特收留,获得了新的身份:居依•罗朗。罗朗为于特当了八年助理侦探,在于特退休之际,决定揭开自己的经历与身世之谜。在采访各种人物、搜集线索之后,他开始怀疑自己曾经拥有多重身份。他真的是照片上的那个年轻人,被许多人指认的那个南美外交官?他的记忆也许是在逃离德占区时丧失的?
在这部独特、优雅的小说中,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塑造了一个寻找自己身份的男人。他神秘的过去被掩藏在德占时期的巴黎,那是法兰西记忆的黑洞……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法国当代著名作家,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迪亚诺1945年生于巴黎郊外布洛涅—比扬古地区,父亲是犹太金融企业家,母亲是比利时演员。1968年莫迪亚诺在伽利玛出版社出版处女作《星形广场》一举成名。1972年的《环城大道》获法兰西学院小说大奖,1978年的《暗店街》获得龚古尔奖。1996年,莫迪亚诺获得法国国家文学奖。他还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获得法兰西学院奇诺•德尔•杜卡基金会世界奖和奥地利欧洲文学奖这两项终身成就奖。莫迪亚诺的小说常常通过寻找、调查、回忆和探索,将视野转回到从前的岁月,描写“消逝”的过去;也善于运用象征手法,通过某一形象表现出深远的含义。自1968年至今,莫迪亚诺已经出版近三十部小说,在三十多个国家出版。
在《暗店街》里,在最后时刻,居依终于回想起他还叫佩德罗时的时光。他觉得,弗雷德和奥尔洛夫结婚的那一天,一定是他们青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当时我就在想,现在的我,和我心爱的人窝在上海的这个小房子里,父母仍然健在,有一批能说话的好朋友,真好。如萧红所说的那样...
评分这本书读到一半,我对友人说,别的我不知道,但这绝对是今年我读的最对的一本书。某一瞬间,我的心情和高中时代阅读帕慕克《雪》时那种心情产生了强烈的共振。仿佛时间在此穿梭,而我在本书模糊又清透的语言中,找到了从过去到现在的途径,那是一些很虚幻的形容词,却表达着清...
评分暗店街是儿子存在KINDLE上的,作者莫迪亚诺得了诺奖,小孩好奇去寻了来。 之前看过朋友晒书,他说莫迪亚诺轻巧细碎等,也就没有很期待。这回是拿到手里看就看吧。 他下载的是百花版,译者写黄雨石,后来到豆瓣标明是薛立华,评论区里还有译者薛立华的声明,1986年...
评分 评分在《暗店街》里,在最后时刻,居依终于回想起他还叫佩德罗时的时光。他觉得,弗雷德和奥尔洛夫结婚的那一天,一定是他们青年时代最幸福的时刻之一。 当时我就在想,现在的我,和我心爱的人窝在上海的这个小房子里,父母仍然健在,有一批能说话的好朋友,真好。如萧红所说的那样...
一个失忆的人寻找自我的故事。作者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据说王小波对此书极为推崇,在其著作《万寿寺》开篇即引用。我没有读过《万寿寺》,但对这本《暗店街》虽然久闻大名,却是喜欢不起来,整本书的基调又孤独又朦胧又碎片化,确实符合业内人士对作者作品的定位——后现代文学。然而读完全书,我突然忆起刘德华的一首老歌,短短几句歌词就能把这本后现代风格的小说概述了,不禁有些哑然—— 寻寻觅觅 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总是找不到回忆 找不到曾被遗忘的真实 …………
评分王小波万寿寺致敬暗店街是真的致敬。我们到底是谁,我们和亲近的人到底是多么亲近的关系?我们离开这个世界会对别人产生什么影响?当我们再回来时,他们又会表现出怎样的激动?
评分从《万寿寺》的推荐中,来到《暗店街》,读过很多日式推理之后,这本书像是经历一场没有结局的侦探游戏,不断地行走,不断地相遇,拾取过去的碎片,一点一点拼凑关于"我"过去的故事。伴随关键物品的介绍,伴随记忆的闪回,像跨越时间的第三人看着自己过去的经历。 在本书中完全没有感情的叙述,我却在想,这人生是否真的需要情感所带来的慰藉,有没有单纯为了经历这人世而降临的存在? 固然分享与体验是极度美好的体验,我也承认有人结伴而行是证明自我存在的方式。 我是迷宫中的二元怪兽,还是诛杀怪兽的忒休斯,亦或是引路人。当人性与神性相结合,世间一切都有可能是我,在这迷宫里我们相互追逐,相互厮杀,在回忆与失忆间,没有尽头。
评分《暗店街》名字本身是一个尚未到达的“谜底”,开放的结尾让人一边寄期望可以在那里得到“终极答案”,一边又质疑它只不过又是迷宫里的中途一站。居依,他是谁?忒修斯、弥诺陶洛斯还是代达罗斯?“历史中自身的不确定,也是对它们现在生存的这个世界的不确定。”于特作为居依的“重影”,图书馆、台球桌、城市、迷宫几个意象重叠在一起,文本也成为迷宫的一部分,而将这些拼图的碎片拼凑出“一个历史完整图像”是无能为力的。这是一种谦逊的“真实”,“或许生活正是如此……”
评分一个失忆的人寻找自我的故事。作者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据说王小波对此书极为推崇,在其著作《万寿寺》开篇即引用。我没有读过《万寿寺》,但对这本《暗店街》虽然久闻大名,却是喜欢不起来,整本书的基调又孤独又朦胧又碎片化,确实符合业内人士对作者作品的定位——后现代文学。然而读完全书,我突然忆起刘德华的一首老歌,短短几句歌词就能把这本后现代风格的小说概述了,不禁有些哑然—— 寻寻觅觅 在无声无息中消失 总是找不到回忆 找不到曾被遗忘的真实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