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人性

理解人性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機械工業齣版社
作者:[奧]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
出品人:
頁數:221
译者:王俊蘭
出版時間:2017-6
價格:3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111565550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阿德勒
  •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 人性
  • 個體心理學
  • 自我管理
  • 心理學大師
  • 心理
  • 人性
  • 心理學
  • 行為
  • 認知
  • 情感
  • 社會
  • 成長
  • 自我
  • 洞察
  • 理解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理解人生》是阿德勒焦慮現代都市人自我啓發的13堂人性課,不論你處在什麼年齡,什麼階段,人性科學都是一門必修課,理解人性能使我們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發展。

與人性相處,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自我啓發之父的13堂人性課

阿德勒逝世80周年全新完整譯本

理解個體心理學理論代錶作

不論你處在什麼年齡、什麼階段,人性科學都是一門必修課

理解人性能使我們得到更好、更成熟的心理發展

阿德勒在書中說明瞭這個事實:我們的經曆並不總會使我們變得更聰明。人總會使自己的各個經曆殊途同歸。一個人不會改變他的行為模式,而是兜兜轉轉、扭麯自己的經曆,直到他們與這經曆相稱為止。對人類來說,最難的是認識自己和改變自己。

任何人,如果不精通人性科學中的理論和方法,將很難使自己和他人變得更好;他的工作會完全隻流於錶麵,而且他會錯誤地認為,由於事物的外部狀態已經發生瞭變化,所以自己已經取得瞭重要成就。實際情況已經告訴我們,這樣的方法幾乎不會使個體做齣什麼改變,所有貌似的改變都不過隻是錶麵上的變化,隻要行為模式本身沒有發生改變,那麼這一切都毫無意義。

聽阿德勒講述人性的13堂課,在他人的故事中窺見自己,找尋自己的行動源泉和心靈動態,活齣幸福,活得真誠。

著者簡介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生於維也納,現代世界著名的精神分析學者,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者,人本主義心理學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與弗洛伊德、榮格齊名,世界心理學史中無法避開的少數璀璨的心理學傢之一,心理學界泰鬥級人物。

其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主要概念是創造性自我、生活風格、假想的目的論、追求優越、自卑感、補償和社會興趣。他繼承和發揚瞭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念,但其基本觀點與之大相徑庭。其著作有《自卑與超越》《理解人性》《理解生活》《兒童的人格形成及其教育》等。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一生閱曆豐富,磨難頗多。他在幼年時期患上瞭佝僂病,看上去又矮又醜,又曾在5歲那年患上肺炎險些喪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們之間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摺並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超越自己,1895年,他獲得瞭維也納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並成為一名醫生;1902年他加入弗氏集團,並成為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學刊》的編輯;一戰期間,他曾在奧國軍隊當軍醫,戰爭結束後退役,隨後在維也納從事兒童心理學的輔導工作。同時,將他的專業技能嚮大量專業和非專業的人士進行展示和傳授。從此名聲大振;1926年,他受聘於哥倫比亞大學;1932年,受聘為長島醫學院教授;1935年,在美國創辦瞭國際個體心理學學刊;1937年,他受邀到歐洲講學,因疲勞過度,心髒病突發離世。

圖書目錄

目錄
導讀 活齣阿德勒心理學,擇你所愛的人生
推薦序一 來自維也納的心靈教育大師
推薦序二 近看是矮子,遠看是巨人
自序
前言
第一部分 人的行為
第一章
精神 ‖002
人的精神生活取決於他的目標。
第二章
精神生活的社會層麵 ‖010
每一個自發的行為都始於一種欠缺感,其結果都走嚮一種滿足、安靜和完滿的狀態。
第三章
兒童和社會 ‖016
孩子對生活的熱愛總是指嚮他人的,這種社會感會伴隨人終生。
第四章
我們生活的世界 ‖025
我們每個人體驗到的都是整個世界中某個非常具體的部分。
第五章
自卑感與力求獲得認可 ‖045
獲得認可的願望伴隨著自卑感而來,它的目的是使這個個體看起來優於他所處的環境。
第六章
為生活所做的準備 ‖063
所有的睏難都會被剋服,人類對幸福未來的希冀從未消退。
第七章
性彆 ‖086
男性和女性都會得到最適閤自己的勞動分工機會。
第八章
傢庭格局 ‖110
兒童在傢裏的地位也許會影響到他與生俱來的所有本能、取嚮、能力等。
第二部分
性格的科學
第九章
總論 ‖120
性格特徵不是遺傳來的能力的展現,而是人為堅持瞭某種特殊慣態而習得的。
第十章
攻擊型性格特徵 ‖144
一旦個體對認可的追求占瞭上風,他會用更緊張、更激烈的行動追求這個目標。
第十一章
非攻擊型性格特徵 ‖178
我們麵對的是一些從未傷害過他人但是遠離生活、遠離人類、避免一切接觸而且因為離群索居而無法與其他人閤作的人。
第十二章
性格的其他錶現 ‖193
通過瞭解一個人在多大程度上願意服務他人、幫助他人以及給他人帶來快樂,我們可以輕易地測齣他的社會感。
第十三章
情感與情緒 ‖204
情感和情緒與個性緊密聯係在一起,所以我們每個人都能夠體驗到情緒。
附錄 ‖215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只读了一半,已经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了。 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力荐《自卑与超越》而不是这本,我觉得人性一书更全面更能够体现阿德勒的思想体系,其中的病例真的太深刻了。相比较而言,《自卑与超越》更像是一本科普读物。  

評分

以下为个人在读本书前半部分《人的行为》的过程中对阿德勒理论的体系所进行的总结。同时也是班里的课程要各小组自行备课时我讲解的部分。 基本基于本书中所提及的东西,为完善和补充逻辑,加入了一些个人的想法。 虽因个人水平有限,肯定有许多自以为是的...  

評分

作者阿德勒是著名心理学家佛洛伊德的学生,佛洛伊德最出名的理论是“本我自我超我”和“性”,作者认同佛洛伊德关于“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论,但是不太认同将所有欲望和行为都归结于“性”的理论,所以才有了本书的理论。 人性是最复杂的,也是最根本的,那么,什么是人性呢?作...  

評分

作者的局限:看着本书,作者选取的大都是病人,所以看到的都是不幸,当然我们也知道幸福,这个我很喜欢,日本的电视,电影,一个好的家庭环境,也影响着一些人。 1.作者定位于人都有的人性:优势,权利,支配欲 一生都为此影响 2.人的发展,从童年,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而...  

評分

所有的对错,都是相对的。。 人性的优劣只在特定的环境中表现出来。。这个环境中是优等或许在另外的环境中式劣势。。 所以,想到一点: 如果你所接受的道德观念让你所在的环境中觉得是劣势,不如抛弃他。。。 接受在你所在环境中占优势的观念  

用戶評價

评分

讀書筆記:http://www.hellovc.com/blog/1998

评分

結果都是權利爭奪

评分

作為個體心理學的開山著作之一,這本書更加係統地講述瞭阿德勒的理論體係。但是其中的一些案例並沒有給齣清晰的解析與結論,需要反復的閱讀纔能完全理解。

评分

Interesting…現在讀這種書感覺跟看小說一樣的瞭,而現在讀一些文學名著,反而有種需要細嚼慢咽的感覺瞭……

评分

阿德勒因為從小身體缺陷,父母疼愛長子,從小就活的很自卑吧。看瞭他一些書,很多理論都跟自己童年經曆有關。希望自己也能像他那樣,正視自己,自卑而後超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