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劫

救劫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作者:陈进国
出品人:
页数:438
译者:
出版时间:2017-6
价格:9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2010886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社会学
  • 人类学
  • 宗教
  • 陈进国
  • 宗教社会学
  • 历史
  • 中国
  • 民间信仰
  • 救劫
  • 冒险
  • 生存
  • 救援
  • 危机
  • 勇气
  • 人性
  • 希望
  • 奋斗
  • 信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近现代中国及周边地区,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教派宗教(道门、教门)运动,并被刻印上“封建”“秘密”“迷信”等神话化的记忆。具有典型“家族相似性”的教派宗教之持续存在的动力结构究竟是什么?什么是教派宗教在历史中不断生成的文明基因?教派宗教为什么有持续的合法性危机和传播的限度?作为一种本土的济度(救劫)宗教运动,“道(教)门”基本上未脱离一个共通的创世神话类型及其“应世救劫”母题所引动的“漩涡效应”,一直主动谋求“近代化”的信仰转型,并最终形成了具有连续性文明特色的新宗教谱系。济度何在,谁之宗教?以济度宗教为方法,是重建一个关于“中国宗教谱系”的历史论述的渠道。而作为态度的济度宗教,同样是构建“批评的宗教学”的媒介。重思济度宗教,也是重思历史中国,重思中国文明。

作者简介

陈进国,男,1970年生,福建永春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当代宗教研究室主任,《宗教人类学》辑刊主编,中国宗教人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巴哈伊研究中心秘书长。1989-1996年厦门大学哲学系哲学学士、硕士,1998-2002年厦门大学历史系博士,2002-200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博士后。1996-2002年厦门大学台湾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民间信仰、民间教派、地方道教、宗教人类学等。著作有《信仰、仪式与乡土社会:风水的历史人类学探索》《隔岸观火:泛台海区域的信仰生活》《南海诸岛庙宇史迹辨析》等,合著/合编有《中国道教思想史》《澳门宗教报告》《北京宗教研究》《义利之辨:财富观念的人类学研究》《梅子熟了:百位学人的乡村中国》等。

目录信息

导 论 济度宗教与现当代中国的道(教)门运动
一 田野的召唤:为了忘却的记忆
二 家族相似性:何以“重思”道门或教门
三 类型分析:济度宗教与本土(复兴)运动
四 应世救劫:济度宗教的精神气质
五 盗机化育:济度宗教的创生活力与修行动力
六 济度宗教的内卷化与去过密化
七 本书的分析框架与主体内容
·
第一章 济度宗教与地域崇拜:以客家罗祖教为例
一 弁言:济度宗教与地域崇拜的镶嵌性
二 客家地域社会与地域崇拜传统
三 客家地域社会的济度宗教传播史略
四 刻经与灵媒:客家地区罗祖教复兴的动力
五 结语:济度宗教的记忆唤醒和文化再生
·
第二章 济度宗教与神启权威:以闽东儒教道坛为例
一 弁言:地方儒教形态的弥散性与聚合性
二 地方儒教的传统与济度宗教团体的记忆
三 道(仙)师的治病救劫:儒教道坛之勃兴
四 箭垛式权威:韩雪仙姑的神启故事
五 儒教道坛的道化方式与地方的文治化
六 正统化困境:儒教道坛与知识精英的互动
七 结语:神启权威与济度宗教的生成
·
第三章 济度宗教与神道设教:以香港金兰观为例
一 弁言:神道设教与新道教(道堂)运动
二 代天宣化:香港金兰观发展简史
三 香港金兰观的“综摄主义”特质
四 香港金兰观的“济世主义”情结
五 香港金兰观的“神启”修行实践
六 结语:神道设教与济度宗教的张力
·
第四章 济度宗教与位育教育:以台湾一贯道为例
一 弁言:位育教育与一贯道的“道化”
二 一贯道的发展脉络与信仰特质
三 一贯道的进修班学制与人格位育之道
四 一贯道与巴哈伊教的位育教育之比较
五 结语:位育教育与济度宗教的成长
·
第五章 济度宗教与区域网络:以南洋空道教为例
一 弁言:空道教与信仰的区域网络建构
二 空道教的区域网络扩张与戒烟治病运动
三 香港的空道教与南洋的信仰区域网络
四 空道教的转型之殇与内卷化困境
五 空道教的合法性危机与跨境性诉求
六 结语:区域网络的修复与济度宗教的去过密化
·
余 论 意义何在:济度宗教作为方法
一 话语构建:如何走出济度宗教的神话化解释
二 救劫漩涡:济度宗教运动的生成何以可能
三 迁流模式:济度宗教之“外延中国的天下”
·
附录 道教人类学的路径反思
——评志贺市子《香港道教与扶乩信仰:历史与认同》
主要参考文献
鸣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由于历史与意识形态的原因,世人对中国民间宗教(教派)一直存在着刻板的印象,“反动会道门”、“秘密结社”、“封建迷信”已然成为了它们的“代名词”。国内学界相关民间宗教的研究除了政治上的批判之外,大多被局限于历史学范畴的客观陈述及宝卷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其代表作...

评分

由于历史与意识形态的原因,世人对中国民间宗教(教派)一直存在着刻板的印象,“反动会道门”、“秘密结社”、“封建迷信”已然成为了它们的“代名词”。国内学界相关民间宗教的研究除了政治上的批判之外,大多被局限于历史学范畴的客观陈述及宝卷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其代表作...

评分

由于历史与意识形态的原因,世人对中国民间宗教(教派)一直存在着刻板的印象,“反动会道门”、“秘密结社”、“封建迷信”已然成为了它们的“代名词”。国内学界相关民间宗教的研究除了政治上的批判之外,大多被局限于历史学范畴的客观陈述及宝卷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其代表作...

评分

由于历史与意识形态的原因,世人对中国民间宗教(教派)一直存在着刻板的印象,“反动会道门”、“秘密结社”、“封建迷信”已然成为了它们的“代名词”。国内学界相关民间宗教的研究除了政治上的批判之外,大多被局限于历史学范畴的客观陈述及宝卷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其代表作...

评分

由于历史与意识形态的原因,世人对中国民间宗教(教派)一直存在着刻板的印象,“反动会道门”、“秘密结社”、“封建迷信”已然成为了它们的“代名词”。国内学界相关民间宗教的研究除了政治上的批判之外,大多被局限于历史学范畴的客观陈述及宝卷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其代表作...

用户评价

评分

题材难得,资料丰富,术语堆叠,“内卷”不妥。

评分

导论视野开阔,使后面的案例分析具有了共通的更宏观视野

评分

认真而有新意的著作

评分

这种书我为什么要买来看。。(全书最精彩在那个黑洞的比喻。三星半吧。

评分

认真而有新意的著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