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圣人。西汉司马迁《史记》采集以前各书材料写成《孔子世家》, 是为记载孔子生平首尾条贯之第一篇传记。本书综合司马迁以下各家考订所得, 重为孔子作传。其最大宗旨, 乃在阐扬孔子教育事业之博大精深, 而政治事业实乃其以学以教之当境实践之一部分。本书提要钩玄, 折衷群言, 而以《论语》为中心大本。其间取舍从违, 实不专为讨论孔子之一生, 乃为研究中国五千年文化传统一部人人必读书。
钱穆先生(1895.7.30-1990.8.30)字宾四, 1912年改名穆。先生自1912年始任小学、中学教员。1930年,他由顾颉刚先生推介,入北平燕京大学执教,从此跻身学术界。历任燕京、北京、清华、四川、齐鲁、西南联大等大学教授,也曾任无锡江南大学文学院院长。1949年迁居香港,与唐君毅、张丕介等创建新亚书院,任院长。1967年10月,钱穆先生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
钱穆先生博通经史文学,擅长考据,一生勤勉,著述不倦。先生毕生著书七十余种,另有大量学术论文,共约一千八百万字。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历史的通论方面,多有创获,尤其在先秦学术史、秦汉史、两汉经学、宋明理学、清代与近世思想史等领域,造诣甚深。钱穆先生在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
我一向对有关孔子传记之类的书“敬而远之”,因为,孔子就像是个巨大的白板,关于他的生平、思想,已经被后人涂抹的够多了。 自从司马迁“世家”了孔子之后,关于孔子的传记问题也颇为众说纷纭,甚至在某个时代还有了新的创造,产生了很多怪力乱神的神话。于是,被层层涂脂抹粉...
评分史才自不必言,史料取舍得当,史论大体可信。 可谓裁断多出于己。 对孔夫子有如事父之忠,固然令人同情生敬,但偶尔难免美圣之嫌。读时还需小心。 另,此书之史笔,有点疑惑,似不及钱氏其他著作,也许是执笔之初想照顾一般读者,反致无所适从之故?
评分研究千年谁参透!?《孔子》最大从政成就经验——凭三寸不烂之舌、极少派兵佯攻收回失地——凭的是“凡文事必有武备,凡武事必有文备。”意识——最有价值的与虎谋皮经验!本是深研儒家学说最高学府学者领袖,在4*12被蒋倒戈,毛伟人据同理明确指出要有自己的w u装(qia ng杆子...
评分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不管孔子对自己一生大多数时候黄钟毁弃的状态是不是真的“乐在其中”, 从旁观者世俗的角度来看,孔子这一生其实是不得志的。 不妨按宾四先生的《孔子传》的脉络将仲尼生平稍作梳理。 鲁襄公二十...
评分书是写者心,读书只有了解了作者,才能更深刻的理解他的思想,明白他的意识,孔子一样不得意,却从怨天尤人,明知不可为却为之,支持他的力量,就是他所表达的思想〜 那么遥远的历史,肯定会有很多的谬误和矛盾,以事理推之,可信则信,孔子的伟大是常人无法体会得到的。
樊登推荐
评分一部《孔子传》读下来,对于孔子的生平,以及论语中那些话语的语境终于有了清晰的了解,从而对《论语》也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这两天脑海经常重复孔子困于陈蔡之间与子路的对话。子路问: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可以作为座右铭了。
评分学习 终于读完了,学术型书籍确实读的慢一些,不过营养价值高一点。 学问,是用来考究的
评分20180928-1002
评分学习 终于读完了,学术型书籍确实读的慢一些,不过营养价值高一点。 学问,是用来考究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