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蘭兌斯在哥本哈根大學的講演匯編成《十九世紀文學主流》。這部著作縱論法、德、英諸國的浪漫主義和民主主義運動,探索這些國傢文學重要的動嚮,研究內容涉及文學藝術、宗教和政治等方麵。他倡導作傢關注現實的社會問題等觀點,改變瞭丹麥及北歐浪漫派脫離現實的傾嚮,推動瞭歐洲現實主義文學的發展。
勃蘭兌斯(1842—1927),丹麥文學批評傢,文學史傢。齣生於猶太血統的商人傢庭,在哥本哈根大學攻讀法律,哲學,美學,受黑格爾影響較深。大學畢業後,到歐洲各地旅行,在法國結識瞭泰納(丹納)。1871年迴國在哥本哈根大學任教,講授《十九世紀文學主流》,這部巨著共6捲,即《流亡文學》《德國的浪漫派》《法國的反動》《英國的自然主義》《法國浪漫派》和《青年德意誌》。
我由于木心的《文学回忆录》才想读此书的。但效果非常令人吃惊。作为文学评论集,我竟然近半看不懂。 我看此书时,当看到书中提到“现在”、“当今”的字眼时,经常会一愣然后才想起此书写于十九世纪下半页。其实作者的叙述相当具有现代性。恐怕这也是我看不懂的原因之一。 本...
評分丹麦勃兰兑斯的六册《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是大学里西方文学史老师推荐的书。当年在学校图书馆里借过,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初版,六册书分不同颜色封面,从 1980年起陆续到1986年才出第六分册。当时只是大概翻了翻,虽然惊叹于勃兰兑斯优美的文字,却没有耐心认真读完。年轻的...
評分丹麦勃兰兑斯的六册《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是大学里西方文学史老师推荐的书。当年在学校图书馆里借过,那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初版,六册书分不同颜色封面,从 1980年起陆续到1986年才出第六分册。当时只是大概翻了翻,虽然惊叹于勃兰兑斯优美的文字,却没有耐心认真读完。年轻的...
評分在《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的早期传记里,据说他在1703年7月间为了一本小册子而被判刑,先给割掉两个耳朵,然后站在耻辱枷旁示众。 那时,罪人按例要被带到耻辱枷前,把头一动不动地从枷孔伸出去,让观众用烂苹果,烂土豆来扔他。 但是,行刑的那一天,当笛福的苍白而残缺的...
評分在《鲁滨逊漂流记》的作者笛福的早期传记里,据说他在1703年7月间为了一本小册子而被判刑,先给割掉两个耳朵,然后站在耻辱枷旁示众。 那时,罪人按例要被带到耻辱枷前,把头一动不动地从枷孔伸出去,让观众用烂苹果,烂土豆来扔他。 但是,行刑的那一天,当笛福的苍白而残缺的...
題為十九世紀文學主流,實際上是十九世紀上半葉的文學主流(1800-1848歐洲革命),中心點為拜倫之死。勃蘭兌斯明顯采用傳記式批評的方法(知人論世——《孟子·萬章章句下》),大緻梳理瞭活躍在英法德三個國傢的作傢們。拜倫的帶有自傳性質的詩體小說《唐璜》影響瞭歌德的《浮士德》、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等,其個人經曆和天纔也使拜倫死後被英雄化神話化(《浮士德》中的歐福良),被塑造成自然主義先鋒,自由的追逐者,崇尚人性的英雄
评分讀過:前兩冊,第三冊部分,第五冊大部分。
评分價值就值滿分
评分6.1 第一分冊 流亡文學
评分光是流亡文學 就得看很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