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何兆武作品集之一种。何兆武先生毕业于西南联大,学贯中西,先后在中国社科院历史所、清华大学从事研究与教学,研究涉及中西文化交流史、西方思想史、历史哲学等领域,有学术专论数十篇,均卓有创见,先后结集成书;此外还有大量学术随笔文字。此次经系统整理,将其著述文字编订成书,分专题五种出版,为其一生学术精华的总结。本书收入作者有关史学理论的原创性论文十余篇,代表了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的前沿水平。
何兆武,1921年生于北京,原籍湖南,西南联大历史系毕业。曾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德国马堡大学客座教授。先后致力于中国思想史、西方思想史、历史哲学的研究。译述康德、卢梭、罗素、帕斯卡、孔多赛等西方思想经典20余种。论著先后结集为《历史与历史学》、《历史理性批判论集》、《中西文化交流史论》。本书为近年最新论述的结集,主要论域为西方思想与历史哲学。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历史本身没有意义,它的意义是由历史学家的理解或思想赋予的”。正如何先生在《上学记》中所言:“人生本身也没有意义,其意义也是人所赋予的”。
评分史学的哲学基础
评分在这本书里,何先生讲的有些内容甚至可以说是常识,比如要把历史和历史学区分开来,应该先对历史和历史学进行一番自我批判,了解其性质,再展开研究,还有剖析历史和历史学的两重性,既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讲历史发展中那种非必然的必然性等等。整本书意思不外乎上面这些,反反复复讲了很多遍,有的文字都是重复的。但是,就像何先生讲的“这只不过是常识,但历史学家却往往就在常识上被绊倒。”(9页)这本书一再阐述这些本应是常识的认识,其意义也就在于此。《可能性、现实性和历史构图》《对历史学的若干反思》《历史学两重性片论》大概是最重要的几篇文章。漫谈更好读,理解起来更容易,可以先看后面。大概在何先生看来,历史研究最难之处还是在探索人心、人性上,唯有触及幽微,才真正可以说是理解了历史,不然,只是知道史实而已。
评分书中内容有重复的
评分棒棒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