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罗布泊的第一次科学勘查,在塔里木河上的处女航,发现楼兰古城,进入神秘的雪域净土……你很难相信,这所有的一切发生在19世纪末,就算是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也颇为不易。国人对斯坦因这些国外探险家一直存有争议,认为他们是无耻的盗贼。而对斯文·赫定如苦僧修行一般的孤旅,却多了一些崇敬。
斯文·赫定,瑞典人,世界著名探险家。他从十六岁开始,一生从事探险,因为探险,他终身未婚。在他的祖国,他与诺贝尔有齐名之誉。
经常阅读各种当代游记的我,绝没有想到这个在瑞典和诺贝尔一样知名的伟大探险家的旅行记这么“好读”,这显然是探险家里最会写作的,作家里最会探险的。 终身未婚,与姐姐相依为命,深入亚洲腹地的日子里,常常一年半载才能收到家信,然后不论日夜不眠地读完。在那些地图从未标...
评分1988年的时候,这本书在出版社已经没有了,84年印书的时候印的不多,只印了一版,我在88年要到了一本样书,还是问社长要的,后来还印过原中华书局版的<西域考古记>附了100多张图,这几本书几次搬家以后,一直没有丢,有好些书丢了找不到了,只有他们还留在书匣里.
评分《亚洲腹地旅行记》又名《我的探险生涯》,读了很久。最早知道这本书是在中国杨镰的书里,杨对赫定和这本书推崇备至。读毕几点感受想说一下: 1、平淡与惊奇。这本书很长但读起来也可以很迅速,因为人们在不一样不重复的景观下对时空的感受是很迅捷的。亚洲腹地就是如此。这本...
评分 评分其实斯文赫定的《亚洲腹地旅行记》是部很不错的书,但是这个版本实在太差,只是原著的节选,价值不大,建议看1984年上海书店印行的版本(根据1949年开明书店复印)。
主要翻了翻,对李鸿章与作者的对话最有印象,李要劝沙皇占领瑞典,作者反击自己旅行中国是为了给瑞典挑选哪一块适合被瑞典占领。
评分很有趣,尤其是西藏的部分,只想一口气读完放不下来
评分不是全本,没有注释,也没有赫定的素描、测绘和照片,不过,对于普通读者是足够了。虽然出于民族主义情绪,对于赫定的评价向有分歧,但是在我私人的探险英雄谱里,他永远是第一人。本书从日记而来,有众多细节,有即时的感慨,因为真切而好看。
评分很有趣,尤其是西藏的部分,只想一口气读完放不下来
评分只是选译本,而且无注释。这类通俗选本还是慎读。不会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