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恩•克拉考尔 (Jon Krakauer)
美国畅销书作家、《户外》杂志专栏作家,登山家,以户外和登山报道著称。亲历珠穆朗玛峰山难后,他在《户外》杂志发表的分析报道(后来扩展为本书)获“美国国家杂志奖”。
除了本书,乔恩•克拉考尔还著有《荒野生存》(Into the Wind)《爱格尔峰之梦》(Eiger Dreams)和《天堂的旗帜下》(Under the Banner of Heaven)等。其中《荒野生存》出版后,长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两年以上,为他赢得杰出探险类作家的赞誉。
“我没有认识到攀登对我灵魂的操纵,抑或是她赋予我原本毫无目的的生活意义”。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是美国著名记者和畅销书《走入荒芜》的作者乔恩·科莱考尔对珠穆朗玛峰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攀登季节所做的权威性记述。为完成《外界》杂志报道珠峰日益商业的任务,出色的登山者科莱考尔作为世界上最优秀的高山向导罗布·霍尔的顾客前往喜马拉雅山脉。纤瘦的35岁的新西兰人霍尔在1990年至1995年间4次登临珠峰顶。与霍尔队伍同时攀登的还有由40负的美国人斯科特·费希尔率领的登山队。斯科特有着传奇般的力量和精神,并于1994年在不借助氧气瓶的状态下登上了峰顶。但是霍尔和费希尔都没能发生在1996年5月的那场捉弄人的暴风雪……
点击链接进入加强版: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登山者的圣经(珍藏版)
第三女神、世界最高峰、世界第三极... 众多的威名集于一身,吸引着无数探险者和冒险者。 这本《Into Thin Air》颇具诱惑力, 2002年登顶珠峰的中国僧人王天汉(法号:照培)最初的珠峰知识也来自此书... 看过此书的朋友有去珠峰看看的冲动...
评分第三女神、世界最高峰、世界第三极... 众多的威名集于一身,吸引着无数探险者和冒险者。 这本《Into Thin Air》颇具诱惑力, 2002年登顶珠峰的中国僧人王天汉(法号:照培)最初的珠峰知识也来自此书... 看过此书的朋友有去珠峰看看的冲动...
评分除了金飞豹那段很二的推荐外,其他都很好(可能是因为我曾在哈巴大本营见过此君的的德行对他有偏见,比较讨厌那些心口不一的嘴脸)
评分 评分说不上书评的读后感一则 读完本书以后,心中思绪万千,翻看了许多书评和短评,想找一些共鸣。总觉得不写下点什么,心中的复杂的情绪无法平复。 连续读完作者的两本原文书,第一本into the wild就发现生僻的用法词汇很多,并且花式将各种生僻名字动词转换使用,常常出现一些似曾...
好看到让人忘了呼吸。珠穆朗玛让人着魔了一样,有些人用生命献祭,有些人带着噩梦活着余生。
评分99年那个译本是我注册douban后读的第一本书,也是缘分吧,一晃快八年了,初读此书的激动之情已经磨灭,却有了新的体会和心绪,那条珠峰南坡大本营之路我已经走过,也经过了4800米费希尔的墓碑。后来那本书送给了一个好友,他读完后去登了启孜峰,之后也并没有再登山了。狂热过后,才能知道是不是自己要过的生活。这个译本,书还是好书,只是不知道为何翻译从句式到用词和99年译本有80%相同,应该不是同一个译者不同笔名,那么是修改个别字句就能冠以新译本了?译者后记的后续幸存者资料,也是从网上抄袭的(可搜《十年生死雪茫茫》一文),虽然注释很认真,也修改了前作一些不专业翻译例如“冰斧”改成“冰镐”,但这个译本不能给满分(我还没说糟糕的装帧、广告页以及王石、金飞豹的推荐序)。对即将放映的《Everest》无比期待
评分1、孜孜以求的其实是一种感恩的心境。2、只要有足够的决心,任何傻瓜都能爬上这座山峰,但关键是要活着返回。
评分朋友问我:上升800米要15个小时?我答,那是运气好的时候。我只去过6300的高度,在雪不厚,天气极好的情况下,我走10步要歇5分钟。无法想象世界屋脊上170km/s暴风雪,零下70多度,含氧量1/3,布满悬崖冰瀑下人的状态。人类不可能征服山峰,登顶只是珠峰好心情时开的一个小玩笑
评分读的惊心动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