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陶淵明

閱讀陶淵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華書局
作者:Wendy Swartz
出品人:
頁數:297
译者:張月
出版時間:2016-11
價格:6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1120219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陶淵明
  • 古典文學
  • 海外漢學
  • 海外中國研究
  • 詩歌
  • 中國古典文學
  • 文學研究
  • 文學
  • 閱讀陶淵明
  • 陶淵明
  • 古典文學
  • 詩歌賞析
  • 隱逸思想
  • 東晉文化
  • 田園詩
  • 心靈修養
  • 人文經典
  • 詩意生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這是一本探討陶淵明詩歌和文化雙重偶像地位確立過程的著作。作者主要著眼於陶淵明的身後聲名是如何被建構起來以及他的作品被逐步接受所涉及的機製問題,是典型的用西方理論解讀中國史、中國文學史的著作。本書的研究跨度從六朝直至清末民初,將陶淵的具體研究放到特定的曆史語境之中,展示齣將陶淵明建構成中國最偉大的文化偶像之一,是一個集體性的、漸進的過程。這個過程中,對陶淵明生活和作品的眾多解讀,源於變化的審美和道德的需求,以及新的詮釋實踐和評價體係的發展。

著者簡介

本書作者為美國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副教授,曾在美國主流學術雜誌如《哈佛亞洲研究》《中國文學:隨筆、論文和書評》等發錶論文,並曾主編《中古文獻導論》。

圖書目錄


章 引言
第二章 隱逸
早期史傳中的陶淵明隱士形象
唐代對陶淵明隱逸的暗喻及其矛盾
宋代對陶淵明隱逸哲思及動機的探索
第三章 人格
早期詮釋學理論中的人格解讀
道德高尚還是超凡脫俗的隱士
從超脫的隱士到道德的楷模
插麯 陶淵明的自傳項目
第四章 從六朝到宋代的文學接受
六朝時期對陶淵明的幾種早期觀點
唐代詩歌對陶淵明的運用
宋代對陶淵明的重新定義和經典化
第五章 明清時期的文學接受
文學史中(外)的陶淵明
進一步細讀陶淵明
陶淵明研究中的考證研究
結論
主要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总体上,值得一读!有不少新鲜观点,尤其是明清时代的接受。陶渊明研究的著作国内外都已经有很多,想出新不容易。陶渊明的接受史材料比较多,头绪繁杂,但是作者条分缕析,将对陶渊明作品的接受与对其人的接受结合起来考虑。这是值得肯定的。本书可与其他主要作家的接受史研究...  

評分

书中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文学接受 P221“文学史中(外)的陶渊明”:“复古运动与对过去作家批判性评价,模仿古人的理论性方式,以及出于模拟的实际需要。这种对文学史的特别关注似乎与对过往作家公允评价的关切,以及选取其中的典范加以模拟同时发展。” 这几句翻译是不是有误...

評分

总体上,值得一读!有不少新鲜观点,尤其是明清时代的接受。陶渊明研究的著作国内外都已经有很多,想出新不容易。陶渊明的接受史材料比较多,头绪繁杂,但是作者条分缕析,将对陶渊明作品的接受与对其人的接受结合起来考虑。这是值得肯定的。本书可与其他主要作家的接受史研究...  

評分

接受美学从德国开始,有所谓的康茨坦斯学派,后来到了美国。接受美学运用到中国文学中也是比较早的。目前很多运用接受美学的学术书籍罗列材料居多,探讨不同接受产生原因的评论则不多。这本研究陶渊明接受史的书,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翻译者对西方理论和古代文学应该有比较扎实...  

評分

书中 第五章 明清时期的文学接受 P221“文学史中(外)的陶渊明”:“复古运动与对过去作家批判性评价,模仿古人的理论性方式,以及出于模拟的实际需要。这种对文学史的特别关注似乎与对过往作家公允评价的关切,以及选取其中的典范加以模拟同时发展。” 这几句翻译是不是有误...

用戶評價

评分

限於文本的接受史梳理,詩學和曆史深度皆有不足。

评分

粗翻,過於程式

评分

導師有傳播學功底,研究詩經學也是走的傳播學方嚮。 有傳播就有接受,傳播與接受之間的延遲與錯位,很值得思考。這裏甚至可以引入鮑德裏亞的“誘惑”“擬真”等概念。 這本《閱讀陶淵明》,切入的視角是好的,但既沒有材料上的紮實與廣泛,又不能在視野與思想上不斷跳躍。所以讀完後,啓發不多。 可惜。

评分

陶淵明的自傳式寫作和自我建構給人印象深刻。既然這麼多人包括淵明自己都參與瞭對他的建構,真實的陶淵明如何可能?忽聞海上有仙山,山在虛無縹緲間。這是曆史的睏惑,也是曆史的魅力。十八年四月十一日閱訖於長沙望嶽樓寓次。

评分

挺沒意思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