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陵说诗 叶嘉莹说初盛唐诗》是在台湾《古典文学》杂志上连载的叶嘉莹讲唐诗的系列讲座。作者结合人物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来讲,分析深刻,入木三分,会让读者在领略诗歌的优雅与隽美的同时,更能体会到作者独到的用心,展现了唐诗的独特魅力。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出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加拿大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国内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说初盛唐诗》是根据叶嘉莹唐诗系列讲座的讲稿整理而成,并发表于台湾《古典文学》杂志上。作者主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和当时的历史,从隋末一位隐士王绩的“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讲到岑参的“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提到了王勃的奇闻逸事,评析了李白的潇洒不羁...
评分如果说,了解一样东西,就像吃核桃一样,需要深入去探究,明白其中细理,讲究该如何吃,才能吃得最佳,我想,读诗必然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打个比方,曾经看诗歌,在老师的带领下,我吃到了里面的些许核桃仁,品尝到了其中的美味,但是离开了老师,我面对的是整个核桃,于是吃也...
评分盛唐气象,这个词我很熟悉,可是这气象怎么个辉煌法,我却拙于表达——除了能背诵几首缺胳膊少腿的诗句或者八卦一些不知出处的野史趣事。一直想把自己武装得专业一点,可惜没有针对我这种笨脑袋的教材。 先生把唐诗以及唐代关键性的诗人,放在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的坐标上,引导...
评分从该书可以总结出叶嘉莹先生讲诗一向存在的几个侧重点: 一、古代读书人仕与隐的情意结(朱自清先生在《怎样读唐诗三百首》提到过的问题)。 二、“遇”与“不遇”的问题。“遇”与“不遇”分别是古代读书人能遇到的两种情况。“不能出仕”固然是“不遇”,无法实现理想;但...
评分嘤,讲阿白的就那么几页。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太棒了,和内容完全搭调。翻开这本书就知道自己从来没理解过唐诗,一下子学会了很多很多东西。这应该是2015年最“不虚此行”的书了。
评分叶先生,真是感人。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太棒了,和内容完全搭调。翻开这本书就知道自己从来没理解过唐诗,一下子学会了很多很多东西。这应该是2015年最“不虚此行”的书了。
评分传统诗话、词话难读,一方面是个人中国古典文学素养薄弱,另一方面,传统文学批评也有太过象喻性的毛病。用妙悟式批评批评妙悟式作品,总有雾里看花之感。叶嘉莹先生讲诗,重在解释和阐发,一首小诗,评论洋洋洒洒数千言,明白晓畅,深得吾心。先生对于诗人还是挺严苛的,对沈宋、王勃、孟浩然等都有自己的看法,尤其是对王维的处世哲学颇有微词。虽说王维仕隐两得,可好像在先生眼里,犹不及孟浩然仕隐两失来得真性情。所以王维最好的作品,永远是藏匿主观感受的空灵之作。李白自然不必多言,天才,天才,天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