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詩體長篇小說,講述瞭一個貴族青年奧涅金在上流社會所發生的故事。作品中的主人公奧涅金是俄國文學史上*個“多餘人”形象,該作品是俄國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是公認的俄羅斯文學的典範之作。同名歌劇《葉甫蓋尼·奧涅金》亦聞名於世。
普希金 (1799—1837)
俄羅斯著名的文學傢,偉大的詩人、小說傢,現代俄羅斯文學的創始人,也是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他是十九世紀俄羅斯浪漫主義文學的主要代錶,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俄羅斯詩歌的太陽”。主要作品除瞭詩歌以外,還有長篇小說《上尉的女兒》、中篇小說《杜布羅夫斯基》《黑桃皇後》及《彆爾金小說集》等。
譯 者
智量, (1928— )原名王智量,北京大學畢業,曾在北大西語係、俄語係、中文係和社科院外文所工作,1958被劃為右派分子,失業至1979年。1979年12月起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任教,1985年起任中文係教授,1993年退休。翻譯齣版過普希金、萊濛托夫、屠格涅夫、海涅、狄更斯等世界文學大師的多種作品,創作過長篇小說《飢餓的山村》和迴憶錄《人海漂浮散記》等作品。有《智量文集》和《智量譯文選》齣版。
在重庆磁器口旧书店淘到的旧书。1982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冯春译。扉页还有它第一任主人的签名和购书年月——“谢勤 1982.12”。读的过程中发现了里面夹着糖纸“鲜花奶糖”和一张便签。这种穿越时光的相遇,有着难以为旁人所感受的奇妙呀。 决定把便签上的内容分享给大家(其实只...
評分 評分奥涅金作为一个贵族浪荡子、虚无主义者的典型,当然有他们最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对什么都感兴趣,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二是缺乏行动力。 奥涅金爱好广泛,博览群书,游历也很广泛,能接触上流社会也能到乡下生活,可以说奥涅金充满了求知欲和探索欲,但是求知完了探索尽了他...
評分读完陀思妥耶夫斯基关于普希金的随笔,他尤其提到《叶甫盖尼·奥涅金》。在谈到主人公的时候,陀思妥耶夫斯基从人性的角度分析了这个19世纪的青年“多余人”。尤其说到女主人公是俄罗斯民族文学中现实主义出现的第一个正面的成功的女性形象。这本书是普希金的第一本现实主...
評分讀得太快瞭,腦子跟不上。???? 看瞭此書完全不想參加某俄語翻譯大賽瞭。
评分偉大!震撼!一直認為詩歌因格律嚴謹而復雜精妙,是不可譯的,所以遲遲沒有看這本書。最近在看牛津通識《俄羅斯文學》,纔被編寫說服去讀它,果然深深被打動瞭,智量先生的譯後記感人,三十年的打磨,字字句句讓人思索迴味,這也是我第一次下瞭兩個譯本對照著看,很喜歡。
评分俄羅斯文學史上的第一個多餘人形象,一口氣讀完,譯筆流暢,譯者智量人生也和奧涅金一樣傳奇,譯本來之不易。 如果普希金是俄國的歌德,那葉甫蓋尼·奧涅金就是俄國的浮士德,普希金雖然沒有像歌德花半輩子的時間,但也花費八年之久。其中蘊含作者的私人傾嚮和描繪社會生態,承前啓後之作。 俄羅斯人那麼喜歡決鬥,萊濛托夫《當代英雄》,普希金《上尉的女兒》,屠格涅夫《羅亭》都有決鬥,hhh不決鬥不多餘人,不愧是戰鬥民族。
评分偉大!偉大的詩歌與偉大的語言! 普希金的這部“詩體小說”展現瞭語言(俄語)有多少可供挖掘的可能性,他將浪漫與現實結閤,描寫著人性與自然。抒情主體“我”則錶達著一切,支配著所有的形象體係。 故事本身並不麯摺,但普希金用齣色的藝術掌控力將其講述瞭齣來。比如說普希金將濃烈的抒情氛圍融入決鬥場景之中,冰冷的死亡與火熱的情感相碰撞,奧涅金復雜的思維在這樣的碰撞之中被展現,但不止於此,普希金不僅描寫瞭連斯基死亡的厄運,他還窮盡瞭詩人連斯基本能擁有的所有可能性,敘述者“我”為之動容,卻又絕情地旁觀著一切。這是普希金與普通詩人的本質區彆。 翻譯也相當齣色,在不麯解原詩的基礎上賦予瞭語言音樂性,即使漢語與俄語的差彆如此之大,可讀者還是可以由此窺見普希金那迷人的語言與詩意。
评分優美舒展而洶湧澎湃的詩的長河,從太行山外那個叫小米裕的田壟間,均勻起伏地流淌齣來。這是奧涅金的故事、塔季揚娜的故事、俄羅斯的故事、普希金的故事、辜負青春的故事、被青春欺騙的故事,也是十年浩劫的故事。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