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与努力的极峰便是这部《神曲》,它使我明白了肉体与灵魂的关系,也使我明白了文艺的真正的深度。
——老舍
《神曲》——这可怖的孔雀鸣声(薄伽丘这样比喻的),事实上只是中世纪贵族文化之最后的哀声罢了。
——茅盾
长篇史诗《神曲》(约1307—1313)是世界文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通过作者与地狱、炼狱及天国中各种著名人物的对话,给中古文化领域以艺术性的总结,也隐约可见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曙光。
但丁 (1265—1321):
意大利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和开拓者之一。恩格斯称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主要作品有《神曲》《新生》《筵席》《论俗语》和《帝制论》等。
译 者:
田德望(1909—2000),河北定县人。意大利语和德语文学研究家、翻译家。早年留学意大利和德国。1940年开始从事教学工作,先后任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教授。1985年起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曾参与编写《德国文学简史》《欧洲文学史》《德汉词典》等,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分册之意大利文学条目。主要译作有《凯勒中篇小说集》《绿衣亨利》《神曲》等。
让无聊的我来从《神曲》之《地狱篇》分析下但丁同学的心理吧。 首先,这家伙非常之自恋。他坚信自己拥有高人一等的道德品质,坚信自己的政治理想是对的,坚信自己在文学上的伟大才华一定会被后人认可,甚至把自己和荷马、维吉尔、奥维德、贺拉斯等并列。其实还有一点明显的证...
评分一 概括:序曲,人生迷途在一个黑暗森林,山顶光亮象征理想希望,遇到豹(淫欲)狮(强暴)狼(贪婪),维吉尔是仁智的象征,用理性知识消除恐惧。分地狱炼狱天堂三章。 二 思想性: 满隐喻和象征性,鲜明的现实性和倾向性,采用中世纪特有的幻游方式,内容映进现实,让世人历...
评分引言 最近一个多月都在重读《神曲·地狱篇》(田德望先生的译本),到本周一终于读完了。阅读时记录过零散的想法,原本没打算整理成文,但是周末状态不佳,睡得昏昏沉沉,四肢乏力,于是周日晚上打算写几个字,提神。 我想把但丁的修辞技艺自底向上分为三层。在修辞“系统...
2020春天,以十三经注疏的方式读《神曲》。
评分18年10月份开始,一口气读过地狱篇之后就搁置了,20年2月份重新拾起,仍觉得有些地方隐喻太强,读了一大半之后开始配合追耶鲁大学的课程“解读但丁”,可惜课程也是听的懵懵懂懂的,但即使听懂十分之一也对我阅读这本书有所帮助,这一次是横向阅读,下一次会选择纵向阅读,这是值得阅读第二遍甚至仔细研究的一本书,另外田德望的译本非常好,文字相当优美。可惜我不懂意大利文,领略不到这诗歌文字上的奥妙。
评分18年10月份开始,一口气读过地狱篇之后就搁置了,20年2月份重新拾起,仍觉得有些地方隐喻太强,读了一大半之后开始配合追耶鲁大学的课程“解读但丁”,可惜课程也是听的懵懵懂懂的,但即使听懂十分之一也对我阅读这本书有所帮助,这一次是横向阅读,下一次会选择纵向阅读,这是值得阅读第二遍甚至仔细研究的一本书,另外田德望的译本非常好,文字相当优美。可惜我不懂意大利文,领略不到这诗歌文字上的奥妙。
评分补标 初中时候读的,三本黄国彬先生的译本。那时候纯当故事来看,配合着多雷画的地狱鬼怪的插图看得饶有趣味。虽然读得一知半解的,但依然感受到了纯粹的阅读之乐。以后正式地回溯经典。
评分荡气诡谲,巧思莫及的作品。听了两个月,像极了一场浸入式展览,太虚幻境般走过,只留下一鳞片爪。可惜没有写到如何回到人世间,译作本身很散文化,必然难读。回头要尽快看看楚辞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