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德國古典哲學傢康德的三大批判之第三批判,齣版於1790年。這是康德具有裏程碑意義的三部著作,他從構思到寫就這三部著作花瞭二十多年的時間,是其批判時期哲學思想的集中錶述。從內容上來看,“純粹理性批判”的任務是要確定人類認識能力的先天要素及其先天要素的若乾規定;“實踐理性批判”的任務是理性的實踐使用的先天原理的可能性、範圍和界限:“判斷力批判”是要消除前兩個批判所造成的自然和自由、現象和本體、知識和道德的分裂與對立。全書除瞭序言和一個完整的導言外,分為“審美判斷力批判”和“目的論判斷力批判”兩部分。
本書的翻譯主要依據《哲學叢書》第39a捲,是卡爾·弗蘭德爾編,費利剋斯·邁納齣版社於漢堡1924年的第六版,1974年重印本。
第三遍看这个译本,和邓晓芒的对比了一下一下,发现李还是翻译得远不如邓,很多句子纯粹是病句,把本来清晰的意思翻译得狗屁不通,虽然康德的书,也不能奢求看翻译有多流畅了,但起码文句要通顺吧,这是译者最基本的态度吧。随举一例,导论第二节最后一段的一句话。李:“自然...
評分p6 我以此结束我的全部的批判工作。我将不耽搁地走向理论的阐述以便我能在渐入衰年的时候尽可能地尚能获得有利的时间。(珍惜所有的时间) p46 快适、美、善。。。快适,是使人快乐的;美,不过是使他满意;善,就是被他珍贵的,赞许的,这就是说,他在它里面肯定一种客观价...
評分第五节:愉快的东西使人满足,美的东西单纯地使人喜爱,善的东西受人尊敬(赞许),即被人加上一种客观价值。无理性的动物也可以感到愉快;美却只是对人才有效,“人”指既具有动物性又具有理性的东西,不单纯作为理性的东西(例如精灵),也作为动物性的东西;善则一般只对具...
評分在《判断力批判》在中,康德一开始没有直接通过定义“美是什么”来形成对美的分析,而是通过对“鉴赏力”来讨论的。由此想要对“美”做出分析,来完成“判断力批判”的首要部分,关键就是讨论鉴赏判断的特征及作用。康德指出“从量上看,鉴赏判断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悦的...
評分这本书展示了康德对于繁复深邃的世界的观察与把握能力,这种能力上升为哲学的超越认识。不同的读者在书里大概都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而书本身也不是像那些以“巨大市场”为喻的知识综合,而是各种知识的“根本基础”在碰撞与交渗中完成融合的过程。
康德著作中最摺磨人的一本,論述過於主觀而不明確,抽象+朦朧
评分一遍囫圇吞棗
评分囫圇吞棗都算不上,直接咽下去瞭。得齣個結論,人能希望什麼?在審美和道德實現中,沐浴在宗教的倫理關懷之光中。
评分先隻讀瞭審美判斷力批判部分,好讀難用。
评分從最初與這本書的緊張關係,忍受著詞語和意義之間的扭鬥,到慢慢與它和解,接受它,理解它,擁抱它,心甘情願受它照耀、洗禮。 美取締瞭概念,無關利害,自由地愉悅著。 我把道德的創造者視為上帝,人之幸福通往最高之善。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你終於閃耀著瞭麼,我旅途的終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