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叠银山寒浪起”,经济大潮的奔涌不能不对学术研究有所冲击,然倘无学术之进取,则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都将难以发展鼓励学术研究,推进学术进步,虽似逆水行舟却是我们不可推卸责任。本书是林庚先生对经典作品的解读:《西游记》是以童话的方式反映市民社会的英雄理想。孙悟空的形象,更多地源于市井文化;而《西游记》描绘的神魔世界,和世俗市民社会息息相关。
林庚(1910—2006),字静希,原籍福建闽侯(今福州市)。诗人、文学史家。1933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1933年秋出版自由体诗集《夜》,曾任《文学季刊》编委,后任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教授。著有《春夜与窗》《问路集》《空间的驰想》等诗集及《中国文学史》《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天问论笺》《诗人李白》《唐诗综论》《新诗格律与语言的诗化》等。
但凡在中国受过几年中学语文教育的人,无人不对所谓的中心思想分析十分厌恶。好端端的一篇文章,被语文老师满口的政治词汇肢解得索然无趣,但我所说的这本解读西游的小书——《西游记漫话》却是个外例。作者林庚,现在绝少人知,而当年,他却是名震一时的“清华四剑客”之一。...
评分西游的印象,亦即是悟空的印象,垂髫时由动画片来,大闹天宫,人参果,或由小人书来,黄风怪,火焰山,女儿国,盘丝洞,再者就是京剧了,真假美猴王,三打白骨精。翻来覆去,冷饭炒了又炒,彼时的乐趣不过如此,而今时竟有些庆幸。 少年时,电视大盛,西游的连续...
评分 评分老先生通过同时代的其他明清小说以及对应的社会历史背景,解构出了孙悟空「江湖英雄好汉」原始形象,论证严密,体系完整。虽然《西游记》是现封的古典长篇小说四大名著之一,但也没必要无限拔高吧。 有意思的是,红学养活了一批人,西游记却被弄出一个「六学」。 关于孙悟空、...
评分对于中国人而言,《西游记》可能是四大名著中最广为人知的一本。从少儿频道的动画《西游记》,到中央一套的86版电视剧,西游记的角色和情节都为大家津津乐道。受《大圣归来》的影响,大一的时候读完了原著。虽然原著使用白话文所写,但是整篇通读下来,总有种泛泛而读的感觉。...
受益匪浅
评分重读。言之有据,出手不凡。
评分书的篇幅不大,但讲得透,童心未泯。成于50-80年代的文字几乎看不到时代痕迹,毫无陈腐套话。
评分现在很多解读都是往虚里走,这本书尽量把西游记朝实处靠。
评分做学问的人解读名著,自然不会往浮夸里走,有理有据,让人信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