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文人和酒似乎总是分不开的。酒可助兴,可去愁,是灵感的源头,也是病痛的开始。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欧内斯特·海明威、田纳西·威廉斯、约翰·契弗、约翰·贝里曼和雷蒙德·卡佛。这六个男人的一生都在与酒与混乱不堪的命运纠缠,他们从纽约喝到巴黎,从深夜痛饮至黎明,在酒吧和戒酒互助会两头缠绵,可同时他们也写出了世间最美的作品。在《回声泉之旅》中,奥利威亚·莱恩从纽约出发,一路南下到基维斯特再北上西雅图,带我们探寻在这六个人传奇的一生中,酒与灵感的密切关系。褪去酒瘾作家的神秘外衣,他们那天才般的创造力是以什么为代价得来的呢?
奥利维亚·莱恩(OliviaLaing) 英国记者、作家。曾担任《观察家报》代理书评编辑。在《观察家报》 《新政治家》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和《卫报》上多次发表文章和书评。出版的书有《沿河行》《孤独的城市:形单影只的艺术》等。曾获得麦克道威尔奖学金、艺术委员会和作家基金会的津贴作为本书创作基金。
文人与酒永远是个有趣的话题。笔下的文字和瓶中的美酒,都是逃离现实世界的梯子,而两者的碰撞又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英国作家奥利维亚·莱恩(Olivia Laing)带着一连串问题——作家为什么酗酒,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嗜酒如命的生活,酒精又给他们的作品造成了什么影响——探访...
评分 评分文/吴情 中国文化中有所谓“酒局”(通常与“饭局”联系在一起,毕竟不能单纯只喝酒、不吃饭),觥筹交错之间,一桩桩生意便已告达成。在大洋彼岸的美国,酒则在文学殿堂中占一席之地。雷蒙德·卡佛的小说《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中,两男两女在饭桌上谈天说地,几...
评分 评分回声泉,美好的名字,即是酒柜的绰号,也是一种信仰,希望一切归于寂静和欢愉。“回声泉之旅”,也是“酗酒者之旅”。 酗酒并不是作家群体独有的现象,作者之所以想通过作家群体来揭示酗酒对人的伤害,是因为酗酒的作家们出于职业特点,将酗酒者遭受的各种苦难和折磨付诸...
文坛八卦真好看啊。书是好书,但编辑的工作做得简直一塌糊涂。
评分2017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非常想给四星,但是这本书编辑和翻译的工作实在不过关,错字连篇,译者似乎到书的三分之一处才进入状态,前面中式短语太多了,分分钟让人跳戏。奥利维娅·莱恩无疑是2017年我最喜欢的非虚构作家,先读了《孤独的城市》然后《沿河行》最后才是这一本。相比另两本,《回声泉之旅》的整体行文结构显得不那么成熟,有一些地方车轱辘话来回绕。但莱恩字里行间那种深沉的魅力已经非常吸引人了,带着伍尔夫的意识流的风格,更清醒也更擅于穿插自己思考。有空写个长评。
评分2017年读完的最后一本书,非常想给四星,但是这本书编辑和翻译的工作实在不过关,错字连篇,译者似乎到书的三分之一处才进入状态,前面中式短语太多了,分分钟让人跳戏。奥利维娅·莱恩无疑是2017年我最喜欢的非虚构作家,先读了《孤独的城市》然后《沿河行》最后才是这一本。相比另两本,《回声泉之旅》的整体行文结构显得不那么成熟,有一些地方车轱辘话来回绕。但莱恩字里行间那种深沉的魅力已经非常吸引人了,带着伍尔夫的意识流的风格,更清醒也更擅于穿插自己思考。有空写个长评。
评分書是好書,但做得粗糙. 我最喜愛的作家們,竟以這樣一種方式,隱密地命運相連.
评分“喝醉了写,酒醒后改。”这是海明威写作的常态。尽管纸上的字句受到了酒精的影响,那我们可不可以说是后者成就了前者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