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李欧梵 传记 哈佛 文学 学者自传 求学岁月 人物 中国
发表于2025-02-12
我的哈佛岁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60年代留学哈佛的中国学生是怎样修炼成“精”的?李欧梵教授在本书中讲述的种种古怪行径显示了一个貌似与哈佛大学格格不入却到处占便宜的“自由灵魂”,教你如何在顶级学府中既离经叛道,又充分利用各种校园资源。即使在今日的大学,对今日的学子来说,数十年前老哈佛人的求学宝典依然管用,甚至可能比一些所谓的诀窍更有效。
李欧梵,1939年生于河南,台湾大学外文系毕业,哈佛大学博士。曾任教于芝加哥大学、印第安纳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哈佛大学等,现为哈佛大学东亚系荣休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著有《铁屋中的呐喊》《上海摩登》《西潮的彼岸》《狐狸洞话语》 等。
李欧梵先生被学界认为是继夏济安夏志清之后海外研究现代文学的的第二代华人学者。他常自喻为“狐狸型”学者,因为在学术上每每"喜新厌旧""东摸西碰"。学者王德威赞誉李欧梵"但开风气不为师""处处用功,而又无所计较"。在治学上,李欧梵多方出击,频频得胜,其著作更是纷芜庞杂,极尽"狐狸"之所能。他的老本行现代文学研究自不必说,一本《铁屋里的呐喊》就把被神化的鲁迅还原成"人"。在文化研究上面,一本《上海摩登》集现代都市文学、报纸期刊等诸多文化要素研究于一体,奠定其内地文化研究先锋的地位,其把张爱玲定位为现代文学史上都市文学的终结者,让人耳目一新。
此外,李欧梵当年赴美求学时多有寂寞,便以看电影、听音乐打发时间,由此竟也闯出一条新路,从而对电影工业特别是香港通俗电影有独树一帜的研究。还有,他对上至琼瑶下至王文华等通俗小说也有高见。甚至于日本动漫《风之谷》,他竟用来作为教授卡夫卡的"道具"。可谓大俗大雅,雅俗共赏。
在某种意义上,李欧梵并非甘于固守书斋学院的传统知识分子,他表现得更像是一位公共知识分子。现代性理论是他的"手术刀",中国现代文学是他的老本,文化研究是他的"新欢",通俗文化是他的"业余爱好"。
是想做“刺猬型”学者还是“狐狸型”学者?专攻而精深还是跨界多识,对于以后的发展道路还是慎重些好。本书作者写自己却不抬高自己,非常坦诚,感情真挚,读来可亲可敬。
评分黄金岁月的李欧梵与黄金时期的哈佛,看得我欲哭无泪。。
评分黄金岁月的李欧梵与黄金时期的哈佛,看得我欲哭无泪。。
评分60年代哈佛学子的风云人生,我辈只能感慨生错了时代。
评分是想做“刺猬型”学者还是“狐狸型”学者?专攻而精深还是跨界多识,对于以后的发展道路还是慎重些好。本书作者写自己却不抬高自己,非常坦诚,感情真挚,读来可亲可敬。
李欧梵是我很敬重的一个教授。大学里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是李小红老师的现代文学史的课。她推荐了李先生的《铁屋中的呐喊》,是一本关于鲁迅的专著。后来写了一遍读后感,还得到李小红老师课上的表扬。从那之后才知道李先生是哈佛大学的教授,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方面很有建...
评分我是一个晚辈,本没有资格对“老前辈”评头论足,但是有些话在这里还是想说。 我读过李欧梵的《铁屋里的呐喊》与《上海摩登》,恕我直言,书写得的确不错,但还远没有至大师的地步。将观点放置在这本《哈佛岁月》,从前言到结尾,都透露着我不喜欢的气息。何以国内还有那么多学...
评分2016年10月27日,本周考试周,但只有两门课要考试,Sorensen教授的Censorship随堂考,儿童文学的小论文也写好了。昨天便潜入新亚书院的钱穆图书馆,忙里偷闲,看一本中文书——现在正在中文大学任教的李欧梵先生的《我的哈佛岁月》。由于读的是牛津大学出版社的版本,没有删节...
评分李欧梵:作为狐狸的一生 文/孤云 《我的哈佛岁月》/李欧梵 著/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5月1版 《清水湾畔的臆语》/李欧梵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1版 作为“他者”的李欧梵 读书如坐地铁,到达终点之前必要一站一站地经过。李欧梵对我而言,也是一个站点。一度迷恋李...
评分作者在美国的求学和任教经历很丰富,几乎人生最美好的日子都燃烧在美国了。费正清,史华慈,这些大名鼎鼎的学者都是作者的恩师,他把自己的一生都贡献给了自己的学术研究,这样的人在现代不多了。 有时间还是得多看看书,从书里面多看看这个世界。 抬起头来,没有什么过去...
我的哈佛岁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