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布斯曾說:“你的時間有限,請不要為彆人而活。”同樣,你的時間有限,請不要為雜物而活。少,就是幸福。身邊的物品越少,人生就越幸福。因為我們再也不需要物品填滿我們的人生。36歲的作者曾一度被繁瑣的生活睏擾著,然而他接觸到“極簡主義”之後,開始對生活有瞭新的認識,重新定義人人渴望的“幸福”。他說:“我的東西少,但每天都很幸福。”
現代社會所建立的“幸福模闆”告訴我們,未來充滿未知,因此我們要趁現在擁有,纔能獲得幸福。然而本書所宣揚的理念與之截然不同。本書介紹瞭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作者通過實例嚮讀者解釋為什麼我們需要倡導極簡主義的生活方式,並介紹瞭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的秘籍,以及極簡主義生活方式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積極的變化,傳達瞭通過簡單的生活獲取簡單的幸福的理念。
將物品減到最少,可支配的時間會增多,奪迴被物品占據的時間,丟掉不必要的雜物,這樣我們纔有充裕的時間構建幸福人生的藍圖。
隻有認真做好傢務,過好每天的生活,就會喜歡上自己,內心充滿快樂。減少物品後,從日常生活中獲得無法比擬的充實感。平平常常地生活,卻其樂無窮。
佐佐木典士
編輯/極簡主義者。
畢業於早稻田大學教育學專業,目前供職於wani books齣版社。
2010年,開始著手丟棄身邊的物品。2014年與創意總編沼畑植樹共同開設瞭“Minimal &ism less is future ”網站。本書是其第一部著作。
程禮禮
畢業於天津理工大學日本語專業,日語翻譯。曾參與翻譯過《傢居設計解剖書》等書。
很奇妙,虽然没有参禅,但读这本书的时候却感觉处处禅机。 有句话说,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本书作者是一个普通的图书编辑,生活一度潦倒,终日用酒精麻痹自己。可这恰恰更加的有说服力,让人觉得他都行,我更可以。 作者用一种过来人的口吻描述了过往的人生状态:沉溺...
評分 評分把全书的五章内容大致整理为三部分:1-2极简主义产生的原因与社会现象;3各种舍弃tips;4-5极简之后的改变和收获的幸福感。以下为具体摘记内容: Part I 原因与影响 1.身边多余物品越少,人生越幸福,因为我们已经不需要物品填满我们的人生。 2.人们希望看起来幸福,远胜于拥有...
評分人的行為都是為瞭實現“自我價值”。買的東西,住的房子,開的車子,都是為瞭體現自我價值。人會抑鬱,孤獨也是因為自我價值得不到體現,覺得自己是一無是處的人。當你充分認識自己,就能擺脫外在的束縛。 學會感謝,感謝可以抵抗”從習慣到厭倦而産生的厭倦感“
评分倒不是寫得多好,隻是感到書中的誠意。
评分買東西前要想清楚,這個物品是用自己的時間/生命/自由換迴來的,到底值不值?
评分我更贊賞經曆過富足的極簡生活,否則怎麼看都像是逃避。
评分#2018_002# 極簡主義生活者認為: - 擁有物品並不能使我們真正幸福。 - 減少擁有的物品,可以使我們更專心在真正讓我們幸福快樂,對我們來說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