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提出了惊世骇俗的“暴民理论”,颠覆了人们对群体的通常认识。
首先,群体是一种新的生命体。当不同的个体聚集成群体,就仿佛变成了一个独立的生物,它有自己的性格、情绪、行为模式。
第二,群体会抑制个人的理性反思能力。一个人无论多么聪明、理性,一旦进入群体,就会变得盲目、冲动。他会不加怀疑地接受群体提供的意见、想法和信念,盲目地模仿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第三,群体冲动、易受暗示,容易变得情绪高涨甚至激愤。暴徒们会因为成了群体的一员而感到力量无穷,不允许自己的任何愿望受阻。
第四,群体类似于动物,群体需要驯养。想要影响一个群体,而不被群体影响,就需要用类似催眠的方式进行掌控,也就是使用暗示、断言等方法。
本书预见了20世纪的心理学和政治学发展,书中的思想深刻影响了弗洛伊德、罗斯福、戴高乐等学者和政治人物,被弗洛伊德誉为“当之无愧的名著”。
古斯塔夫.勒庞(1841-1931),群体心理学创始人,法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出版了几十部著作,完善了心理学和人类学学说。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在认真阅读了勒庞的作品后,坚持要会见勒庞。另一位国家元首亚历山大德里也曾写道:“如果你见到勒庞,告诉他智利共和国总统是他的狂热崇拜者。”在勒庞的众多著作中,1895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最为著名。此外,他还著有《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战争心理学》等一系列社会心理学力作。
勒庞的《乌合之众》已经看完,看得虎头蛇尾,但仍然要为这部书叫好。尽管这部书多是勒庞思辨型文字的总结,但无妨读者借此对大众心理学的了解。 一、个体没入群体一如失去了灵魂的充数躯壳 勒庞在书中开篇没多久就指出群体的一般特征——无异议,情绪化,低智商。虽然用词尖锐...
评分 评分好多精英主义者都奉勒庞的《乌合之众》为祖训:一逢群体事件,就拿出来幸灾乐祸,“你看你看,一群乌合之众!”勒庞在书里恰好有描述这种行为,这种“断言法”的表达,可不正是想要利用大众的“领袖”们惯用的手段么?这年月,要想不被“专家”忽悠,还得自己亲力亲为啊。 ...
评分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不同场合被提及的次数实在太多了,以至于我早已将其列为必读书目之一,尽管从买下此书到真正读完它的今天,差不多过去了十年的时间。不过阅读体验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痛苦——这种预感来自于对法国学者黏稠的论述方式的刻板印象——这本书,总体而言是流畅而清晰...
评分1.历来都是如此。与宗教信仰有关的偏执及其对人们的头脑实行的专制统治,早就为大家所知。 2.许多孤立的个人,不只是野蛮人,而且还包括在智力的某个方面接近于原始人的所有人,例如宗教信仰上的狂热宗派成员,在他们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3.偏执...
社会心理学奠基之作,一百多页的书花了很久看完然后很震撼,法国大革命攻占巴士底监狱细节原来是这样的,一百年前的书预言了后来的一些历史进程和事件,然后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虽然书中一些观点有些值得推敲,但经典确实是经典~
评分整体推理较为严谨,但可能是我理解片面,部分结论说服性不足。全书思想,一言以蔽之,“群体无意识”。
评分这个在大陆不应该是禁书吗
评分人群往往是堕落的开始,可有多少人能够守住清净呢?当你开始在人群中自在泰然,或许愚蠢已至。
评分人群往往是堕落的开始,可有多少人能够守住清净呢?当你开始在人群中自在泰然,或许愚蠢已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