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走到今天

我們如何走到今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信齣版社
作者:[美] 史蒂文·約翰遜
出品人:
頁數:278
译者:秦啓越
出版時間:2016-9-20
價格:CNY 6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66111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科普
  • 科技史
  • 曆史
  • 科學
  • 社會學
  • 科技發展規律
  • 科學科技
  • 自然科學相關
  • 科技史
  • 社會變遷
  • 創新思維
  • 人類文明
  • 技術演進
  • 現代生活
  • 科學發展
  • 曆史洞察
  • 未來展望
  • 文明進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我們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6項創新》這是一本以新穎的眼光重新看待世界本質的科普常識巨著。專注於人類文明史上6種裏程碑式的創新發明,審視偉大創意的力量與迴響。《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傢史蒂文·約翰遜傾心之作。同名紀錄片《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於英國廣播公司(BBC)分輯播齣,並取得良好收視。6項創新,6種顛覆世界的方式。這是一本現代器物史,透析人們日常使用的基本物品的起源;更是一本社會變遷史,通過日常用品的演變透視社會生活的演進。

著者簡介

[美]史蒂文·約翰遜。美國科普作傢,媒體理論傢, 暢銷書作傢,著有9部作品,其中包括《完美未來》《好創意從何而來》《發明空氣》《鬼地圖》和《所有壞事情對你來說都是好事情》。他創建瞭眾多有影響力的網站,同時還是美國公共電視颱和英國廣播電颱係列片《我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主持人和聯閤製作人。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玻璃
我們周圍各種元素的物理特性,既能禁錮我們的創造力,也能賦予其強大的力量,玻璃就是這樣,從一開始就以一種不易察覺的方式,試圖擴展我們的宇宙視界。而自始至終,玻璃都在為我們指引方嚮。
第二章 寒冷
兩百多年前,絕大多數生活在赤道氣候的人們,也許一輩子也從未體驗過什麼叫寒冷,冰塊被視為罕見的奢侈品。在之後的一個世紀裏,製冷革命改變瞭世界,甚至,將幾百萬的新生嬰兒帶入這個世界。
第三章 聲音
從勃艮第洞穴中尼安德特人的歌唱,到愛德華–裏昂·斯科特·迪馬丁維爾對著他的聲波記振儀低吟淺唱,再到艾靈頓公爵從棉花俱樂部發送無綫電廣播,聲音技術的故事始終聚焦於如何擴展我們嗓音和耳朵的範圍及強度。但是最令人驚奇的轉摺點將會齣現在僅僅一個世紀前,這時人類首次意識到,聲音還能有助於我們看東西。
第四章 清潔
19世紀科學與工程學方麵最瞭不起的某些創意,幫助我們淨化瞭以前太髒而不可飲用的水。大街上隨便問一個人,推動時尚女裝的發展因素是什麼,他們會自然而然地想到好萊塢或時尚雜誌。但是,沒有幾個人會提到用來首次淨化自來水的次氯酸鈣。
第五章 時間
當我們思考引發工業革命的技術時,我們自然而然會聯想到轟鳴的蒸汽機,以及蒸汽動力織布機。但是,在工廠喧囂的聲音之下,一個更柔和但同樣重要的聲音無處不在,那就是擺鍾的嘀嗒聲,靜靜地為我們計時。
第六章 光
電燈泡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已經成為創新“天纔”論的代名詞;然而這一發明背後的真實故事,實際上卻支持我們做齣一個完全不同的解釋框架:它的齣現,其實依賴於一個創新模式的網絡或係統。
結 語
緻 謝
注 釋
參考書目
圖片來源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生活中当今世界,我们对很多东西都习以为常,玻璃、冰箱、空调、电灯、音乐、自来水,我们并不知道这些发明背后的故事,很多发明是经历上千年才在近几百年陆续发明。技术的发明不仅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整个社会、文化,技术所引领的社会变化并不明显,因...  

評分

我们知道虎克发明显微镜,却不知道是古登堡的印刷发明促进了镜片的大量使用,而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出现又由此促进了微生物学和天文学的进步。更不用说从书里得知了为什么威尼斯附近有个专门生产玻璃的玻璃岛了。关于玻璃,确实没多少人对它的重要性论述过这么重的篇章,在本书里...  

評分

这本书谈及六项创新—-玻璃、寒冷、声音、清洁、时间以及光。才看了两章就迫不及待的想要为它打call,非常开拓思路的脑力风暴书籍。 第一章 玻璃。他并未简单的讲述玻璃诞生的故事,而是借助物理元素讨论历史变革。硅,地壳的90%都由它构成,相比碳、氧、氢,它很容易就被我们...  

用戶評價

评分

引人入勝,充滿洞見

评分

伯宰的速凍食品技術突破就是以慢直覺的形式逐漸成形的,但同時,它的齣現也來自於若乾完全不同的地理和知識空間的一種相互碰撞。要想設想一個速凍食品世界,伯宰需要體驗那種挑戰,就是在奇冷無比的北極氣候裏能夠養傢糊口;需要有和因紐特漁夫共度的冰下釣魚時光;需要查看過紐約港捕鱈魚的拖網漁船臭烘烘的集裝箱;需要具備製造遠在結冰點以下的氣溫的科學知識;還需要掌握建設生産綫的工業知識。像每一個 摘自知乎電子書《我們如何走到今天:重塑世界的 6 項創新》,作者 Steven Johnson 在知乎閱讀全書: https://www.zhihu.com/publications/nacl/119552370

评分

幾年前讀過英文版,今天重讀中文版還是有很多新發現。要麼是記憶力太差,要麼是英文太爛,要麼是寫得好值得讀第二遍!我覺得是後者吧,哈哈。

评分

好玩兒

评分

幾年前讀過英文版,今天重讀中文版還是有很多新發現。要麼是記憶力太差,要麼是英文太爛,要麼是寫得好值得讀第二遍!我覺得是後者吧,哈哈。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