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主義”這一概念有三種理解:狹義封建主義、廣義封建主義和馬剋思主義封建主義。
狹義封建主義概念源於16世紀法學傢對西歐中世紀“封建法”的研究,專指封臣製和封土製。現代史學傢以比利時學者岡紹夫為主要代錶。
廣義封建主義概念是18世紀啓濛運動的産物,形成於啓濛思想傢對中世紀社會的批判。廣義封建主義的代錶是馬剋•布洛赫,他將封建主義視為一種社會類型、社會結構、社會組織,其研究是對這種“社會組織結構以及把它聯為一體的各項原則進行剖析並做齣解釋”。
馬剋思主義封建主義概念源於馬剋思對前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的研究,封建主義具有生産方式的含義,代錶社會形態演進的一個階段,其根本特徵,是將封建主義首先理解為一種所有製形式、一種生産方式、一種社會形態。
《何為封建主義》(Qu'est-ce que la féodalité)是研討狹義封建製度的名作。集中探討西歐封建主義的起源、加洛林王朝時期的封建主義和10 —13 世紀的封建主義。岡紹夫認為,構成這種封建主義基本內容的是兩大要素,一是人身方麵的,即封臣製,二是財産方麵的,即封土製或稱采邑製。所以他認為封建主義“意味著封土製和封臣製的體係”。
弗朗索瓦·岡紹夫(F.L.Ganshof)1895年齣生於比利時,後入根特大學學習,192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次年獲法學博士學位,1923年起在根特大學任教,長期教授中世紀史,專治法律製度史,1980年去世。岡紹夫一生著述頗豐,據說有600多種,主要集中在8-13世紀的西歐史,其中最著名的即是《何為封建主義》。
譯者簡介:張緒山,清華大學曆史教授,譯有《封建社會》。
冈绍夫教授的《何为封建主义》成书已早,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是探讨西方封建的经典名著,可以说是对于对西欧封建社会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书目。 正如本书书名所问,何为封建主义?对于封建主义这一概念,一般来讲有三种理解,即:狭义封建主义、广义封建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封建主义...
評分原文载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作者:于洪,系吉林大学文学院世界史系讲师。 弗朗索瓦·冈绍夫(Francois-Louis Ganshof)的《何为封建主义》(Qu’est-ceque la féodalité)一书是阐释“狭义封建主义概念”的经典之作,此书中文版的出版能够促进...
評分冈绍夫教授的《何为封建主义》成书已早,出版于20世纪40年代,是探讨西方封建的经典名著,可以说是对于对西欧封建社会感兴趣的人的必读书目。 正如本书书名所问,何为封建主义?对于封建主义这一概念,一般来讲有三种理解,即:狭义封建主义、广义封建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封建主义...
評分原文载于《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作者:黄春高,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弗朗索瓦·冈绍夫的《何为封建主义》由张绪山教授等译成中文出版,是学界期盼已久的喜事。2004年,张教授等曾译出马克·布洛赫的《封建社会》。如今两本中文译著在焉,一本作...
評分编者按:“封建”一词在我国学界是最常用的概念性工具(outillage conceptuel)之一,这个名词以及由它衍生出的许多相关名词,如“封建专制”“封建意识”等,既流行于历史学研究,也惯用于政治学分析。然而,对于这个概念的界定与使用,不仅在中外学界存在巨大歧义,在我国古...
簡單明瞭。從法律概念入手厘清封建主義。經典入門作品。現在讀覺得不滿足瞭。
评分贊到飛起。就是書名裏的“何為”…… 封建,即一個自由人嚮另一個自由人的委身,亦即一個自由人對另一個自由人的庇護。 中世紀全盛時期的西歐基督教果然應該從封建主義的“意識形態”角度去理解。
评分對名詞的解釋非常清晰,對於起源、社會的影響等等方麵比較欠缺,看來我還是比較需要讀的是布洛赫的那本,不知道什麼時候再版。
评分岡紹夫梳理和剖析瞭狹義的封建主義的起源和變遷曆史,探討瞭封君封臣關係和封土問題。書籍精巧不纍贅,史料恰到好處地運用,使得封建主義概念及其變化變得極為清晰。
评分早先零零碎碎翻過,這次講中世紀的封建製,認真看瞭一遍,每年都需要提醒大傢我國曆史教科書所謂的“封建”是個幾手貨。本書詳實豐富,有不少封建法裏詞源學的解讀,提及的禮儀、宣誓詞以及法律職責履行非常重要,與文學作品中的禮儀與騎士行為構成瞭互相解說,尤其是接吻裏所構成的視覺刺激,在丁尼生的《國王的敘事詩》裏描繪過,還有武功歌中描繪過的放棄封土的法律手續。在岡紹夫最狹義的封建製度定義裏,先是有瞭法律(封建法)纔形成瞭禮儀與製度,有一些“例外狀態”值得著眼,一個是多重效忠關係,是否與10世紀後封建領主法力效力的削弱有關?還有女性繼承人數量在12世紀以後的上升趨勢,可否從社會學角度解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