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一本讲述汉字历史的书,也不是识字读物,而是一本借汉字重审生活的书。作者借助对汉字的疏解,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汉字观:汉字不只是工具,还蕴含生活哲理。我们的汉字是耗损的汉字,我们已经失去了向汉字学习的能力。而伴随汉字耗损的,实际上是我们思维和生活的耗损。
杨无锐,1978年生,文学博士,天津师范大学教师。著作有《欲采蘋花不自由 : 复古思潮与中唐士人心态研究》、《皆是灵山花下人 :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人生活》、《解读旧制度与大革命》等。深受学生喜欢,并与友人发起读书会,深读经典。
杨无锐先生的《其实不识字》加印了,手上这本便成了老书。 在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新书产出的年代,书,老得很快。有的书老着老着就死了,有的书越老越健硕,越有生命力。像古树,万古而常新。自己深深扎根,还能庇护后人。我有理由相信,《其实不识字》的老,是后一种老。 在...
评分我们自信,对于能被纳入视野的一切古人的东西都可以发扬“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精明,将一切好的、有用的、有益的东西存留下来,为自己服务。这种自信至少出于两种信念: 第一,我们处在时间的前端,或曰顶端,就如站在高楼之上俯瞰,仿佛以往一切的优劣都清晰可见,古代的...
评分在社科榜里,基本上都是外国翻译的书。 《其实不识字》是少数社科原创图书。 网页地址是:http://www.bookdao.com/bookstag/383925/ 百道网是专业的图书信息发布、书业观察、书评网站。其发布的榜单,号称是榜中榜,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其实不识字》能够入选,说明此书还是...
评分离开大学整六年了,大部分老师、同学的面貌姓名早已和《现代汉语》《文学概论》等一起抛诸脑后。却还记得那个身高颜值都 “很不文学院”的老师,用寂寞的语气读着“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的样子。 看到本书发布会的消息,我毫不犹豫地买了去天津的车票,尽管——说来不好意...
评分我曾风闻有你,如今亲眼见到你。(《约伯记》) 伍绍东 我来天津十五年,似乎就是在等待这本书, 是在默默祈祷里,编辑完《其实不识字》。 感谢老天,让这本书得到那么多人的祝福, 感谢老天,赐予读者一份罕见珍贵的礼物。 无锐兄长你花了三四年时间来构思和写作, 临动...
每个字都有启发点,但最让我深思的是最后的托尔斯泰,比起死去,更害怕没有意义地活。
评分特别喜欢写“兴”“待”“礼”的那几篇。与作者观念和阅读范围都极其相近,读来亦觉有趣的书。不够最好,可已经很好了~
评分今年读过最喜欢的书了。
评分特别喜欢写“兴”“待”“礼”的那几篇。与作者观念和阅读范围都极其相近,读来亦觉有趣的书。不够最好,可已经很好了~
评分我仿佛听见了老杨在亲口对着我说,那正是他的语气。他的见识在现在的大学里很特殊,一个啃着书回到内心的人,我无论如何都要投以真诚的目光,他们太少了,少至在大学里也成了稀缺品,不想谈时代,但时代里,总有那么一些让你悲哀的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