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海堂與漢宋學之浙粵遞嬗

學海堂與漢宋學之浙粵遞嬗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作者:於梅舫
出品人:
頁數:284
译者:
出版時間:2016-7-1
價格:CNY 59.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9793015
叢書系列:國傢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
圖書標籤:
  • 學術史
  • 清史
  • 曆史
  • 思想史
  • 中國學術史
  • 明清史
  • 漢宋之爭
  • 於梅舫
  • 學海堂
  • 漢宋之學
  • 浙粵遞嬗
  • 清代學術
  • 地方學派
  • 經學傳承
  • 學術史
  • 嶺南學派
  • 浙東學派
  • 經學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漢宋分爭是清代學術的結穴,也製約著民國學術的流變。本書以重新梳理清代漢宋關係為主旨,在盡量占據文獻的基礎上轉變研究思路,將清季以來尤其是民國學人名著中廣為流傳的觀點作為前賢見識,而非清學的本事;進而在整體的觀照下,選取漢宋敘述形成的關鍵環節,即阮元——學海堂——陳澧的大事因緣,拋開成見,使條理人事關係與解讀文獻本意相輔相成,揭示史事、觀念發生演化的曆史進程,重現清中葉所謂漢宋分爭的本相,寓解構於重構之中。

著者簡介

於梅舫1980年齣生,浙江紹興人,曆史學博士。   先後求學於浙江師範大學曆史係、中國人民大學曆史係、中山大學曆史係、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現為中山大學曆史係副教授。讀書治學主張不分科目與時段,目前撰文則集中於清代經學史,在《近代史研究》、《中國哲學史》等刊物發錶論文十餘篇,閤作編撰《近代中國學術思想》、《近代中國學術批評》、《國學的曆史》、《讀書法》等書。

圖書目錄

緒 論/1
第一章 學海堂與江浙學術入粵/32
第一節 文筆考與桐城義法/33
一 文筆不分/34
二 《文選》正統/39
三 古文與時文/44
第二節 學海堂與經解之學/53
一 科考與學風/54
二 精捨與經解/61
三 江浙學術入粵/68
第二章 入粵江浙學人與漢宋敘述/78
第一節 《漢學師承記》與漢學名義/79
一 易學與漢學發端/81
二 求古與求是/88
三 確立惠棟漢學正統/96
第二節 《漢學商兌》與漢宋之爭/105
一 發軔商兌/106
二 撰述因緣/112
三 首攻毛奇齡之旨趣/121
第三章 東塾之學與浙粵學術遞嬗/129
第一節 陳澧小學理念之演進及旨趣/130
一 學海堂與小學入門/131
二 聲韻貫穿訓詁/136
三 小學與初學/145
四 小學與以淺持博/152
第二節 《科場議》與經解、經學之辨/158
一 論學與議政/159
二 割裂經義與學風/163
三 經學與心術/168
第三節 “四科說”與陳澧構築新經學之抱負/175
一 四科論與兼存漢宋/176
二 以文學總會四科/183
三 惠、戴與假漢學/189
四 鄭玄與真漢學/195
五 文在茲、道在茲/203
第四章 東塾之學的確立、反響與意義/213
第一節 東塾之學的兩歧反應及不同立意/214
一 江浙門徑與經史小學/215
二 大帥與大儒/219
三 兼采漢宋與摭拾相似/225
第二節 漢宋兼采的浙粵取徑與宗尚/231
一 與吾江浙學者之言尤多不閤/233
二 治經不如治史之尤要/238
三 盡觀其深與徒據一二端之近似/243
徵引文獻/250
人名索引/268
後 記/276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一 自清末以来,在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以下简称清学史)的领域里,逐渐形成了若干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钱穆和余英时等人的研究,影响尤为广泛。这些前辈学者的研究呈现为一系列的经典文献、经典问题以及经典解释。今人在认识清学史的时候,通常都得...

評分

一 自清末以来,在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以下简称清学史)的领域里,逐渐形成了若干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钱穆和余英时等人的研究,影响尤为广泛。这些前辈学者的研究呈现为一系列的经典文献、经典问题以及经典解释。今人在认识清学史的时候,通常都得...

評分

一 自清末以来,在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以下简称清学史)的领域里,逐渐形成了若干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钱穆和余英时等人的研究,影响尤为广泛。这些前辈学者的研究呈现为一系列的经典文献、经典问题以及经典解释。今人在认识清学史的时候,通常都得...

評分

一 自清末以来,在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以下简称清学史)的领域里,逐渐形成了若干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钱穆和余英时等人的研究,影响尤为广泛。这些前辈学者的研究呈现为一系列的经典文献、经典问题以及经典解释。今人在认识清学史的时候,通常都得...

評分

一 自清末以来,在清代学术史、思想史(以下简称清学史)的领域里,逐渐形成了若干具有典范意义的研究。其中章太炎、梁启超、胡适、钱穆和余英时等人的研究,影响尤为广泛。这些前辈学者的研究呈现为一系列的经典文献、经典问题以及经典解释。今人在认识清学史的时候,通常都得...

用戶評價

评分

功夫深,思想敏,文字清,可以一新清代學術史,是近年來少見的學術史佳作。略有遺憾的是,由文章到成書的過程中,文字不無重復。

评分

功夫深,思想敏,文字清,可以一新清代學術史,是近年來少見的學術史佳作。略有遺憾的是,由文章到成書的過程中,文字不無重復。

评分

浙粵的地緣因素沒有著落,各段之間沒有特別融洽的銜接,讀來亂。二章雖以漢宋敘述為題,但分析師承記和商兌的新義不足。三章一節歸納稍具條理,但東塾著作本身語境的分析不足,科場議及四科說尚可。文章處理阮元東塾和江藩方東樹的內容分觀尚覺不錯,但第四章漢宋兼採的浙粵取徑,個人倒是認為論述不周

评分

功夫深,思想敏,文字清,可以一新清代學術史,是近年來少見的學術史佳作。略有遺憾的是,由文章到成書的過程中,文字不無重復。

评分

第35頁和第121頁文字略有重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