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理想國 傳記 隨筆 醫療 竇文濤 生命 思維 文化
发表于2025-02-16
此身,此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此身,此心》是一本抗病日記和生命行腳,一次病房內外的旅行。
八個兄弟姐妹中的活潑小妹,曾經做過電視颱記者、齣版社編輯;熱愛人在路上的生活,辭職走天下:拉薩,浙東大峽榖,四川姑娘山……2001年,她被診斷患有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癌癥病患是孤獨的,疾病的世界被人為隔絕。圍牆外,健康的人以為活著天經地義,盡情揮霍時間和生命;圍牆內,一個個沉重的肉身默默鬥爭。痛與不痛,竟然有如此大的差彆,生命化為具體的數字,要活著,就要用盡全力去掙。在病痛日日夜夜侵襲的間隙中,一顆自由敏銳的靈魂卻並不喘息。
她用心記錄病房中的生活,親情與愛情給她希望,她豁達的性格又傳遞這份愛,使之成為身邊病友的支柱。人與人的關係隻有在磨難中纔直抵本質,擺脫日常的虛僞掩飾。
2002年後,病情暫時穩定的她繼續上路——珠穆朗瑪,內濛古大草原,敦煌,塔剋拉瑪乾大沙漠,喀什,香格裏拉,梅裏雪山,追尋己身之外的生命關懷。直到2011年再入醫院,她十年經曆的記錄和思索,是痛苦也是傳奇,教人直視那生命攸關的峰頂。 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之路。
陳鼕芹,廣東汕尾人,畢業於廣州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會計係。曾任廣東電視颱新聞中心專題部記者、編導,上海有綫電視颱記者、編導,德國貝塔斯曼亞洲齣版公司編輯。 齣版過自助旅遊書《行者 西藏》。
2001年7月罹患白血病,住院一年,寫下一本“病房日記”《命若懸絲》(汕頭大學齣版社2004年齣版)。 2011年4月因骨髓移植的並發癥,重新入院。2013年7月去世。
精神可嘉,但文筆真的不行
評分精神可嘉,但文筆真的不行
評分很接地氣,又讓人落淚。裏麵寫瞭西藏,讓我萌發再一次去西藏的衝動。
評分和沙發的小猩猩一樣也是因為竇文濤去看瞭這本書。看完之後想到瞭已經離開的母親,很後悔當時無法理解一直臥病在床的她是有多麼的痛苦;也想到去年獨自一人去醫院做手術時的場景,很慶幸當時的自己選擇接受現實並挺瞭過來。學會麵對生老病死從珍惜當下開始,珍惜還健在的親人,珍惜現在健康的自己。
評分和沙發的小猩猩一樣也是因為竇文濤去看瞭這本書。看完之後想到瞭已經離開的母親,很後悔當時無法理解一直臥病在床的她是有多麼的痛苦;也想到去年獨自一人去醫院做手術時的場景,很慶幸當時的自己選擇接受現實並挺瞭過來。學會麵對生老病死從珍惜當下開始,珍惜還健在的親人,珍惜現在健康的自己。
花了一天时间,将这本《此身,此心》看完。 这是一本“病房日记”。 作者陈冬芹,曾任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专题部和上海有线电视台记者、编导。2011年7月罹患白血病。在住院的一年时间,写下这本《此身,此心》。 陈冬芹以日记形式记录她在确诊自己患白血病后,在医院治疗的心路...
評分花了一天时间,将这本《此身,此心》看完。 这是一本“病房日记”。 作者陈冬芹,曾任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专题部和上海有线电视台记者、编导。2011年7月罹患白血病。在住院的一年时间,写下这本《此身,此心》。 陈冬芹以日记形式记录她在确诊自己患白血病后,在医院治疗的心路...
評分花了一天时间,将这本《此身,此心》看完。 这是一本“病房日记”。 作者陈冬芹,曾任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专题部和上海有线电视台记者、编导。2011年7月罹患白血病。在住院的一年时间,写下这本《此身,此心》。 陈冬芹以日记形式记录她在确诊自己患白血病后,在医院治疗的心路...
評分花了一天时间,将这本《此身,此心》看完。 这是一本“病房日记”。 作者陈冬芹,曾任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专题部和上海有线电视台记者、编导。2011年7月罹患白血病。在住院的一年时间,写下这本《此身,此心》。 陈冬芹以日记形式记录她在确诊自己患白血病后,在医院治疗的心路...
評分花了一天时间,将这本《此身,此心》看完。 这是一本“病房日记”。 作者陈冬芹,曾任广东电视台新闻中心专题部和上海有线电视台记者、编导。2011年7月罹患白血病。在住院的一年时间,写下这本《此身,此心》。 陈冬芹以日记形式记录她在确诊自己患白血病后,在医院治疗的心路...
此身,此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