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罗马法的产生、发展以及被西欧各国所继受的过程。本书按照时间顺序,从《十二表法》之前的原始时代和上古时代的“市民法”开始,分别重点介绍了《十二表法》时期的罗马法、共和国时期的罗马法和古典时期的罗马法,最后又概括介绍了罗马法在后古典时期至优士丁尼法的发展、优士丁尼法以及西欧各国对优士丁尼法的继受。这一以时间先后顺序为基础的体例安排使读者对罗马法的历史发展脉络有一个整体性认识,因此被德国法学专业的学生奉为必读之书。
孟文理,1947年生于德意志和国洪堡/萨尔,1972-1973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汉语,1973-1974年在北京语言学院(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汉语。1980年获得弗莱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85年开始在德国帕绍大学主持“罗马法与民法教席”。1996年在南京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其主要研究领域为罗马法、中国法律史和中国当代民法;主要授课领域为罗马法、民法和古代汉语。孟文理教授对罗马法的研究广泛而深入,著述颇丰,除本书以外的主要著作有:《盖尤斯法学阶梯》译注和《古罗马的重要诉讼》。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实体法还好,移转所有权的曼兮帕蓄和设定债权的要式口约很重要。程序法太难了,各种程式诉讼搞不清楚。通过判断请求权是否符合某一诉讼程式,来裁判有无请求权,还挺有趣的。一些词源学研究太复杂,暂时不求甚解。由迟颖老师和周梅老师翻译,她们年轻时一起求学于帕绍,师从孟文理先生,这种友谊令人感动。
评分讲的太简洁了,而且排版也太乱了吧。。。感觉看了云里雾里的
评分着重讲得是优士丁尼之前的罗马法沿革,因为之前没有看过别的,个人认为比较详尽。第一次看“曼兮帕蓄”的时候觉得很不能理解,后来渐渐发现罗马人极重仪式和对世性排除。罗马法极重人法而我所学更偏向财产法,这是否是一种世俗物质化倾向?且罗马人以无遗嘱而死为最大的耻辱和最恐惧的事情,确实也展现了他们惊人的宇宙观和务实的心态。
评分这本书其实介绍的过于简单和不成系统了,着重在于对不同时期罗马法的简单介绍,没有格罗索的系统和完整。大概放在德国,也就算是一本罗马法启蒙读物吧。
评分这本书其实介绍的过于简单和不成系统了,着重在于对不同时期罗马法的简单介绍,没有格罗索的系统和完整。大概放在德国,也就算是一本罗马法启蒙读物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