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因斯對戰海耶克

凱因斯對戰海耶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麥田
作者:尼可拉斯.瓦普夏(Nicholas Wapshott)
出品人:
页数:416
译者:葉品岑
出版时间:2016-7-28
价格:NT$46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344368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經濟
  • (港台版)
  • 经济学
  • 经济
  • 經濟學
  • 政治
  • 历史
  • @译本
  • 凯因斯
  • 海耶克
  • 经济学
  • 自由市场
  • 政府干预
  • 思想对决
  • 凯恩斯主义
  • 奥地利学派
  • 经济政策
  • 自由意志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若「大蕭條」不曾出現,

凱因斯是否仍會開創出嶄新的總體經濟學思路?

若沒有親歷一戰後歐洲的可怕通膨,

海耶克還會逆勢而為地批判計劃經濟、社會主義?

看兩位經濟思想巨擘迥異的性格與境遇,如何左右近百年的國家經濟發展。

兩個經濟思想的碰撞,一場存異求同的君子之爭

一九二八年初次會面,海耶克說:「我們立刻擦出理論衝突的第一道火花⋯⋯在這類辯論中凱因斯總是先發制人⋯⋯但如果在這種時候公開反抗他,他會對那個人產生非常親切和藹的感情,就算他強烈不同意對方的觀點。」

一九三三年凱因斯寫信給妻子:「海耶克週末來過,昨天晚上我和他並肩坐在大廳,今天和他在皮耶羅家共進午餐。我們私下處得很融洽。但他的理論真是廢話——我今天覺得,就連他自己都要開始不相信自己了。」

一九四四年海耶克將《通往奴役之路》寄給凱因斯。凱因斯抽空拜讀完後,給老對頭捎來一封短信.. 「我覺得這本書寫得相當出色。世人都該感謝你將這些亟需被說出的話娓娓道來。我並不完全接受書中的所有經濟學意見,這點你應該料得到。但在道德和哲學上,我完全贊同這本書的立場。不是贊同而已,而是深受感動的贊同。」

晚年談起凱因斯,海耶克說:「哪怕你認為他的經濟學既錯誤又危險似乎都無關緊要⋯⋯就算他從未寫過任何經濟學著作,在所有認識他的人心中,他將永遠被視為一位偉大的人。」

【本書簡介】

凱因斯與海耶克在二十世紀關於自由放任與政府干預的大辯論,曾經被稱為「史上最經典……影響了數百萬人生命和生計的爭論」,兩人透過書信、文章、演講辯論了二十餘年,始終無法說服彼此,而他們的分歧在日後持續衍伸,形成了各自的「信徒」和「教派」,以至關於兩人的辯論幾乎貫穿了整個現代經濟史。

本書除了著力於兩位思想家的理論之辯,同時也對兩人的性格以及世俗生活有具體勾勒。凱因斯總是風度翩翩,看似不修邊幅,卻有獨特的優雅氣質,出入布魯姆斯伯里文化圈和許多文人騷客交好,而且年紀輕輕就參與了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巴黎和會,並以批判戰勝國報復心態的文章《和平的經濟後果》一舉打響名號,甚至因而被戰敗國成員海耶克當作偶像。他左右輿論得當,辯論技巧一流,吸引無數追隨者,毫不隱瞞同志身分,最後卻瘋狂愛上並娶了一個男孩子氣的芭蕾舞演員。

至於海耶克,雖然和凱因斯一樣身材高大(凱因斯有196,而海耶克超過180),甚至年輕了十六歲,但卻給人一種拘謹的中歐知識分子形象。第一次與凱因斯見面時,他打扮得一副典型學究模樣,絲框眼鏡搭配粗花呢外套,看重禮儀又謹小慎微,雖然曾經短暫赴美考察經濟,但說起英文,濃厚的口音幾可媲美倫敦大霧,難怪他在劍橋的第一次演講讓台下觀眾茫然無措,連個問題也提不出。海耶克受人敬佩,但是往往局限於親近的人,他並不擅長面對群眾。意志頑強的他,年輕時曾替自己規劃如何邁入上流階層,中年時為了追求恢復單身的初戀而拋棄元配,臨近晚年還曾為謀求一份有退休金的工作奔走,甚至患有憂鬱症。

過去不曾有人根據歷史背景、生命經驗和個人思想,適切地鋪陳凱因斯與海耶克的關係。瓦普夏從兩人初次交手,成為宿敵,到雙方信徒持續延燒辯論,按圖索驥整理出「政府干預」與「市場經濟」兩派思想的成形、誕生與對壘,並呈現凱因斯與海耶克之於當代的關聯性。

【媒體評論】

作者重現了凱因斯與海耶克的二十世紀之爭,把這場對抗寫得饒富趣味,對於了解二十一世紀的經濟危機也極具參考性。

──約翰.泰勒(John B. Taylor),史丹佛大學經濟系教授

正當我們面臨(08年以降)經濟大衰退,這本書是你了解充斥街頭巷尾辯論的不二選擇:經濟的自由vs政府的干預。關於塑造現代財政的兩大頭號人物,這本書是最基礎的入門。

──《新聞週刊》

無論你是凱因斯主義者、海耶克主義者,或無特定經濟信仰者,我不信有人讀完這部作品,學不到新知。

——約翰.卡希迪(John Cassidy),《紐約客》

本書之所以引人入勝,不僅僅是因為道出了兩位傑出思想家及其影響的歷史,更是因為它描繪了政治決策及其潛在優先權的運作。潛藏在作者的分析之下,是對美國歷史上此時此刻很關鍵的一些問題:我們想要什麼樣的社會?我們對其他公民同胞以及我們的集體未來應該盡怎樣的義務?

── 南希.科恩(Nancy F. Koehn),《紐約時報》

作者简介

作者簡介:

尼可拉斯.瓦普夏(Nicholas Wapshott)

英國記者與作家。現任《路透社》專欄作家,是美國各大新聞頻道如CNN、MSNBC、Fox News的固定訪問來賓。

譯者簡介:

葉品岑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化系碩士。曾任編輯,目前從事翻譯。

目录信息

前言
第一章
迷人的英雄:凱因斯如何成為海耶克的偶像──一九一九至一九二七
第二章
帝國的終結:海耶克的通貨膨脹親身體驗——一九一九至一九二四
第三章
拉開戰線:凱因斯否定經濟學的「自然」秩序——一九二三至一九二九
第四章
史丹利和李文斯頓:凱因斯與海耶克的初次見面——一九二八至一九三〇
第五章
雙虎屠龍:海耶克從維也納遠道而來——一九三一
第六章
凌晨槍響:海耶克嚴厲批評凱因斯的《貨幣論》——一九三一
第七章
還擊:凱因斯和海耶克纏鬥得難分難解——一九三一
第八章
偷天換日:凱因斯指派斯拉法繼續辯論——一九三二
第九章
邁向《通論》:救失業的不花錢藥方——一九三二至一九三三
第十章
海耶克愣住了:《通論》引起響應——一九三二至一九三六
第十一章
凱因斯席捲美國:小羅斯福總統和年輕的新政經濟學家——一九三六
第十二章
絕望地卡在第六章:海耶克撰寫自己的「《通論》」——一九三六至一九四一
第十三章
通往無處之路:海耶克把凱因斯的解藥和暴政連結——一九三七至一九四六
第十四章
荒野歲月:朝聖山學會和海耶克到芝加哥——一九四四至一九六九
第十五章
凱因斯時代:三十載所向無敵的美國榮景——一九四六至一九八〇
第十六章
海耶克的反擊:傅利曼、高華德、柴契爾與雷根——一九六三至一九八八
第十七章
重啟戰役:淡水經濟與鹹水經濟——一九八九至二〇〇八
第十八章
獲勝的是… … :避免大衰退——二〇〇八至今
致謝
注釋
參考書目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20世纪经济学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辩论,但最豪华的,莫过于凯恩斯与哈耶克之间的大战,他们都是逻辑大师,且词锋犀利,这场大战一直在延续,两人弟子加尔布雷思和弗里德曼谁也无法说服谁。 4人中有3人获得了诺奖,凯恩斯不幸于1964年去世,而诺贝尔经济学奖1968年才设立,凯恩斯...  

评分

本书给人的感觉如同武侠小说一般,描绘了两个门派及其大Boss一生的论战,让人叹为观止,而且结尾处的参考文献十分详实有用,相信对很多撰写毕业论文的童鞋都有很大的帮助。 但阅遍全文后,最让我感觉到悲哀的是:无论是凯恩斯还是哈耶克,其实都是政府政客推行政策的一个棋子,...  

评分

趁着去深圳出差,看完了《凯恩斯大战哈耶克》。之所以看这本书的原因也很简单:我个人的第二本译作《凯恩斯传:一个利他主义者的七面人生》出版后,我一直受邀参加读书会和大家分享我的译作。在不同的场合,提问环节中都会有人问:有没有讲到哈耶克?你怎么评价这两个人? 所...  

评分

社科文献出版社·甲骨文致力于为读者提供有价值的高品质读品。译介国外的经典社会科学类理论著作和学术畅销书是我们图书系列的主要方向。作为一个新的品牌,敬请广大读者关注、批评!您的任何意见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给我们:在我们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oracode(社...  

评分

凯恩斯学派里都是一流的经济学家,凯恩斯、希克斯、美国大洋彼岸的萨缪尔森、加尔布雷斯。 说起来,35岁就获得了终身教职,大家所熟知的曼昆教授也是新凯恩斯学派的一员。 本书的两篇序言,梁小民和何帆,一人是国内著名的经济学家(其实还是偏重与翻译与教学),另外一人则...  

用户评价

评分

垃圾

评分

對於凱因斯與海耶克的交鋒 從純學術思想到政治戰場 一路行來的彼此攻訐 或取他人之長 成為今日的混合經濟制度 兩種觀念各有其擅場之處 也各有其揚威之時 然則對未來 或許可能需要更多對過往調整過度失靈的省思.

评分

待完

评分

待完

评分

待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