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濟安,上海光華大學英文系畢業,曾任教西南聯大、北京大學外語系和香港新亞書院。1950年秋到台灣,先後任台灣大學外語系講師、副教授和教授之職。1955年赴美印地安那大學英文系進修,1956年返台主編《文學雜誌》,1959年3月再度赴美,先後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和 柏克萊加州大學任教,並從事研究工作。1965年2月23日因腦溢血,病逝美國奧克蘭,得年 49歲。
夏志清,美國耶魯大學英文博士,曾任教北京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紐約州立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等名校。著有《中國現代小說史》等重要學術論著,剛高票當選為中研院院士。
夏濟安在日記中不僅記載了抗戰時期的中國情勢、其個人的政治觀,以及在西南聯大教書的生活點滴,最重要的,就是對一女大學生李彥的那種一往情深的苦戀,和不斷揣測其心意的矛盾心理,完全展現其浪漫主義精神。但,夏濟安的浪漫主義中卻又包涵了一種強烈的宗教感,他不僅把愛情看得十分神聖, 其處世態度和哲學都帶有一種宗教性悲觀。而這種宗教性勇於自省的精神,在中國現代文學作品裡,是絕少見到的。
日記從1946年1月1日~9月29日,完整呈現一代文學大師夏濟安的處事心境和情感生活。新版增訂新科中研院院士夏志清專文介紹及校註。
看《夏济安日记》,最重要的看点是它是一部(不成功的)恋爱史,其次看一个解放前的文人窘迫却仍志在高远的生活,相信每个不轻视这种感情的人读了都不会无动于衷。 夏先生的日记纯粹是私人性质,未考虑发表需要,所以都是无所隐地记当日所想,于是让我们看到一段没有未来的爱...
评分按夏济安的本意,他是不希望别人看他的日记的。违背个人意愿将其出版,实属不妥。因此,作为一个不该读的读者,实在没有权利去妄议一本不是为了给我们看,而是写给自己的日记。 看这本书,是因为拉萨图书馆很少的文学作品里挑出一本不易。同时因为真实和巨细无靡,想从这里看看...
评分写日记对于我来说始终像是种行为艺术,偶尔拾起来兴奋异常,可绝没那份耐心当作每天生活的一部分来做。我曾经赌咒发誓这一次一定要坚持下去,可是竟没有一次超过一个月,只可惜了那几本大大小小的本子。 后来看过很多沾了主人的光得以成书的日记,总是提不起多大兴趣。那种流水...
评分 评分一九四六年,昆明。夏济安(1916-1965)的恋爱对象,R.E.,联大学号34345,是他联大作文班H组里的女学生。从他颇费心思叫这一组的学生们作的题为“My Life”的作文里我们知道,她“一九二六年夏天出生于长沙市,是我父母的长女,也是我老祖母的长孙女。”高中后因战乱而几次迁...
这性格真是人间自是有情痴,多愁善感处不输黛玉- - 自从上次写hospitality走火入魔之后我连读日记中提及回家的苦闷之处都能大加脑补。 又想起之前在图书馆闲逛时不知在何处读到的夏氏门生忆旧之文,提及老师对恋爱人生作如是观,致使几个门生也纷纷受感染,犹记得举例中有白先勇。
评分老实得像一块cheese。好孩子。
评分购于渝州方所,遍寻高华、余英时、1984不得。江风浩荡,人生如梦。
评分这性格真是人间自是有情痴,多愁善感处不输黛玉- - 自从上次写hospitality走火入魔之后我连读日记中提及回家的苦闷之处都能大加脑补。 又想起之前在图书馆闲逛时不知在何处读到的夏氏门生忆旧之文,提及老师对恋爱人生作如是观,致使几个门生也纷纷受感染,犹记得举例中有白先勇。
评分一往情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