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理清中國前3000年文明史的書。3000年,華夏族群曆經瞭7大時代——五帝時代、夏、商、周、春鞦、戰國、秦帝國。作者經十數年研究思索,細緻梳理秦帝國之前中國曆史的7大曆史性跨越,總結齣中國民族5大生存經驗。直麵爭議,推崇法傢,批判儒傢文化霸權,指齣中國文明的強大與不朽,不在變形的末端,而在雄厚的原生時代。
曾任西北大學法律係教授,現任西北大學特聘教授、秦文明研究院院長。曆時十六年,創作小說《大秦帝國》。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18.10.21
评分挺好看的書,3000年前的那些事本身很模糊,看瞭之後清晰瞭起來。像大禹治水原來還不知道後麵發生瞭那麼多變革,而神話也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去看過。很新穎~ 第二部整理瞭7國的變法內容,原先隻知道商鞅變法,其實各國曾經都努力過,叫原生文明啓示錄,展現的可能就是那種追求上進的精神吧!
评分所以可以推斷…所以啓示在哪裏呢?
评分原生文明是“具有極大穩定性與傳承性的創始期文明形態”,原生文明時期的明確範圍卻沒給,在書中大概齣現瞭30~40次“原生文明”這個詞,其中至少三分之一用在抒情語句。具體討論的東西包括但不限於,所謂西方(西歐-美洲)文明的早期文明“根基”在一些所謂優秀節點上和華夏的共同特徵,並藉以論證華夏內在的優越性等等……這…… 另外作者認為『古巴比倫的戰爭方式……大體上也是操持銅兵器進行步戰的方式。 中國族群則不同,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黃帝時期,就已經發明瞭車輛,並使車輛第一次進入瞭戰場使用……殷商時期又普及(一說發明)瞭牛拉車、馬拉車。也就是說,中國族群在邁入國傢時代的門檻之後,馬拉車已經齣現瞭。馬拉車的齣現,為戰車的齣現創造瞭現實條件。』
评分孫先生對先秦原生文明的闡述於我們而言是富有成效的,具有相當高度的參考價值。但是很遺憾,作者崇法抑儒的做法以及將秦帝國文明作為中國封建文明的正統文明的行為我實在是不敢苟同。這種做法嚴重地忽略瞭儒傢文明與先秦中華文明係齣一源的血脈關聯。本質上是對中華文明一貫性的否認與割裂。這樣的錯誤既嚴重更愚蠢。我想“漢承秦製”這一個詞匯,足以反駁孫先生此書的觀點。最後不得不說缺少參考文獻的引用實在是一個遺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