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講義

明史講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作者:孟森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5-6
價格:32.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390639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明史
  • 曆史
  • 孟森
  • ebook
  • 中國曆史
  • wechat
  • @toread
  • 有電
  • 明史
  • 曆史
  • 古代史
  • 中國曆史
  • 講義
  • 曆史書籍
  • 通史
  • 政治史
  • 史學
  • 文獻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明史講義》原是孟森先生在北京大學授課時的講稿,最初為北大內部發給學時使用的教材,後被中華書局等多傢書版社整理齣版,長期以來被作為各大學的教材使用。

全書分兩編:第一編總論,為提綱挈領的說明文字;第二編分為開國、靖難、奪門、議禮、萬曆之荒怠、天崇兩朝亂亡之炯鑒、南明之顛沛七部分,對明朝各個時期的史實進行瞭評述。

作者以正史《明史》為基礎,以私修史及野史筆記等作為引證,將《明史》中諸多疑問勘正清楚。本書全書內容充實、輪廓清晰、考證翔實,具有極高的學術深度,在明史研究領域有著深遠的影響,為現代明史研究的代錶作之一。

著者簡介

孟森先生(1869—1938),字蒓孫,號心史,江蘇武進人,曾就讀於東京政法大學。

民國臨時政府成立後,任黎元洪為首的共和黨執行書記。1913年4月,當選為國會參議員。為配閤議會活動,曾撰寫時政論文;與此同時,相繼發錶有關清代曆史的專題考證文章,在當時學術界引起很大反響。1923年,因拒絕參加曹錕賄選而南下,從此脫離政治,專心研究清史。1929年,就聘於南京中央大學曆史係,主講清史課程。1931年應聘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兼主任,專教明清史。1938年患胃癌卒於北京。

先生是我國明清史學的奠基人之一,其治史方法為中國傳統方法,即多取官修正史,其特點是善於發見問題,考證疑事,必有所為。先生一生著述頗豐,主要著作有:《心史叢刊》《滿洲開國史講義》《明史講義》《清史講義》《清初三大疑案考實》《明元清係通紀》等。

圖書目錄

第一編 總論
第一章 明史在史學上之位置
第二章 明史體例(附 明代係統錶)
第二編 各論
第一章 開國
第一節 太祖起事之前提(附 群雄係統錶說)
第二節 太祖起事至洪武建元以前
第三節 明開國以後之製度
第四節 洪武年中諸大事
第二章 靖難
第一節 建文朝事之得失
第二節 靖難兵起之事實
第三節 靖難後殺戮之慘
第四節 靖難以後明運之隆替
第五節 靖難兩疑案之論定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第一次写书评,本不欲写,志才鄙陋,恐遭人哂。二来时间太少,写之觉繁。终写之因,在于此书为历史著作中尤为精细者,介绍给初涉明史之人。 1、结识 孟森字莼孙,号心史,著有《明史讲义》,《清史讲义》。曾赴日本留学,就读于东京政法大学,后回国后因睹政界之污,故弃政从教...  

評分

民国老学者写的讲义,明史其实看的不多,印象最深的还是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后来立志要读完明实录,但是太多了,最后作罢,留待以后。 明前承蒙元,后接满清,与汉并称三代以来得国最正。刘邦出身虽然也很贫寒,至少还算是吃官家饭。朱元璋出身就更低微,农民,乞丐,和尚...  

評分

孟森之明史讲义甚好 其一:系统的讲论了明朝的一些规章制度 其二:对明朝的历史没有断章的思考 常与一些古代或者当今的制度作对比 让人有思考的方向 其三:其历史感客观且很是独到 与黄仁宇的又不同 与吕思勉的也不尽相同 虽没有吕思勉的更有启发性 但是对明史...  

評分

孟森之明史讲义甚好 其一:系统的讲论了明朝的一些规章制度 其二:对明朝的历史没有断章的思考 常与一些古代或者当今的制度作对比 让人有思考的方向 其三:其历史感客观且很是独到 与黄仁宇的又不同 与吕思勉的也不尽相同 虽没有吕思勉的更有启发性 但是对明史...  

評分

本书的大部分是扣史料,而且过分的扣明史,而非其他书籍,于是书中延续了明史的几乎全部基调,尤其是“明亡非亡于崇祯,实亡于万历、天启”,武宗败国,的论调。但世纪上与真正的明末相去甚远。而且延续了明史的东林党爱国论,但实际上,明亡于党争,党争最甚者便是东林党。东...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講義隻是對明朝曆史迴顧瞭一遍。對研究明史的人太簡單,對普通愛好者來說全篇文言文太不友好瞭。 隻能說雖是經典書,但是落後於這個時代瞭。明朝那些事兒 更符閤現代人的閱讀需求。

评分

瞭解明史的必讀之書

评分

仍是傳統史學論著,以正史典籍入手,發幽探微,關注點在朝堂之人事。缺乏客觀數據的分析,對事情來龍去脈多主觀臆測而沒有深究其潛在的因果。將明之近三百年曆史按幾個重點事件進行分段講述,條理比較清楚,把握朝政興衰之演化,也多能切中要害。明之曆史最詭譎在嘉靖一朝,本有明君之資,又有忠賢之臣,奈何因議禮之事而彼此對立。治世之道,技術解決為上,而技術不達者,用以虛構之倫理道德。議禮之事,雙方均為堅持國本,奈何此為技術與道德一bug,是當時條件下無能為力之事。但凡主稍弱臣稍退,也不至於分割朝政。嘉靖一朝未能振作,讀來頗讓人扼腕。

评分

精讀兩月,漸至崇禎,深感孟蒓孫先生治學態度之嚴謹。先生治史,善於發現問題,考證一事,必有所為而為。並且長久積纍史料,深入探索實情,以明真相原委。

评分

能成為明史研究的經典入門之作不是沒有原因的,孟森先生對諸皇帝的評價始終建立在是否對百姓有好處上,而不甚在意皇帝本人與統治階級的矛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