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埃德濛茲、約翰·艾迪諾所著的《維特根斯坦的火鉗(兩位大哲之間的十分鍾爭吵)》是一本可以當成小說看的哲學傢傳記。透過BBC製作人的生花妙筆,你不僅可以走近維也納世紀之交的動蕩和納粹德國吞並奧地利的悲劇,更可以一窺羅素等戰後活躍在劍橋講颱上的那群哲學怪咖的生活。
圍觀兩位哲學傢吵架是怎樣一種體驗?
如果衝突雙方碰巧還是宗師級的人物,學術造詣之外還擁有迷人的個人魅力呢?
戴維·埃德濛茲、約翰·艾迪諾所著的《維特根斯坦的火鉗(兩位大哲之間的十分鍾爭吵)》講述的正是兩位大哲學傢維特根斯坦與波普爾之間的一次衝突。1946年10月25日,在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一個擠滿人的房間,發生瞭他們二人之間唯一的一次會麵。而這次會麵並不愉快,維特根斯坦和波普爾産生瞭激烈的爭吵,甚至劍拔弩張、兵刃(火鉗)相見。這一插麯成為瞭哲學史上的一段傳奇,幾十年以來人們一直津津樂道。本書從維特根斯坦與波普爾的這次爭鬥展開,梳理瞭20世紀的哲學史,是哲學、曆史和傳記的交織。透過BBC製作人的生花妙筆,你不僅可以走近維也納世紀之交的動蕩和納粹德國吞並奧地利的悲劇,更可以一窺羅素等戰後活躍在劍橋講颱上的那群哲學怪咖的生活。
讀罷此書,你或許會為這本書的文學性感到驚訝,符號化的哲學人物活瞭起來。哲學史不會記述或者主動錯過的,恰恰是哲學傢身上有溫度、有人味兒的一麵。而這些,你都可以在這本書裏找到。
作者:(英)戴維·埃德濛茲 作者:約翰·艾迪諾 譯者:蔡宇
戴維·埃德濛茲,BBC國際部時事闆塊紀錄片製作人,牛津大學上廣實用倫理學中心(Oxford Uehiro Centre for Practical Ethics)高級研究員,廣受歡迎的通俗哲學寫作者與哲學播客主播。約翰·艾迪諾,媒體與演講培訓師,畢業於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法學係,曾任英軍俄語專傢、執業律師、BBC國際部與Radio4頻道時事新聞節目編導與紀錄片製作人。
无意间看到了这本书,也在同时意识到自己很久很久没有精心去看一本书,甚至精心做一些事了。最想的就是能安安宁宁的有些简单的快了,做些简单的事,看点自己喜欢的东西...真的是好久好久没有了。 维特根斯坦,呵呵,看到就兴奋了。历史,哲学,传记...看着就来劲了,不管如...
評分我重点读了一次大战后维也纳的排犹风暴。增长了不少历史知识。 对于哲学争论,并没有太仔细看。 维特根斯坦的贵族出身决定了他对出身低贱的人有天生的偏见,比如波普,魏斯曼。波普虽然出身富有的律师家庭,但在维特根斯坦眼中仍属于下层社会。 这本书关于拨火棍事件的还原还...
評分维特根斯坦的拨火棍 这本书翻译得很烂,一些句子明显不通顺,以至于让人回忆起阅读现代诗歌的经验。 故事是这样的,1946年10月25日,波普(估计喜欢科学哲学的星星同学大概比较熟悉他)访问剑桥,与维特根斯坦在学术讨论会上遭遇。 对维特根斯坦而言,...
評分Link: http://jiong.wykehamist.com/blog/2007/05/blog-post.html 佛洛依德曾经说过,我们可以把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人分为两类:一类是把一切都看得比真相简单的,另一类则是把一切看得都比真相复杂的。 再也没有可能找到一对比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
評分書還好,這種聚焦方式太過癮瞭!!!
评分經典
评分三人對“無限”的理解不同。
评分挺好的廁所讀物,被翻譯毀瞭。略舉一例,原文:Professor Peter Geach, an authority on logic and the German logician Gottlob Frege (among many other things), lectured at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and then at Leeds. 譯文:吉奇是邏輯學的權威,和德國邏輯學傢戈特洛布·弗雷格(Gottlob Frege)先後在伯明翰大學和利茲大學任教。
评分一般般,適閤粉維特根斯坦又不願費腦子的人看,這書有點過分黑波普爾。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