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是初期大乘佛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般若类佛经的纲要书,它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由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祥译出,问世之后,即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篡要、注解、类颂、重演、义记、采微、集解、科释、宗通、决疑、大意,直说等略种注释达一百多种。
南怀瑾教授在台的数十年教化岁月中,曾经多次讲解《金刚经》;因时代不同,对象不同,讲解的方式和重点也各次不同。 现在的这一本书,是一九八八年的讲记。当时十方书院甫自成立,《金刚经》这一门课程,是为书院的学员及研究生而开,其他院校哲学系的同学,以及许多老修行们,常随众等,亦闻风而来,听讲者共约一百余人。每逢上课时间,复青大厦的十二楼,挤得水泄不通。 由于这次的听众,对佛学都有相当基础,对《金刚经》尤不陌生,故此,怀师的讲法深入骨髓,可说是叹未曾有!真正是:为上乘者说,为最上乘者说! 一九七八年怀师讲了“如何修证佛法”,两年后再讲《金刚经》。因机缘特殊,对经中的疑问及似解难解之处,剖析得淋漓尽致。读后虽不悟,亦得其门矣! 感谢永会师及圆观师先行录音记录,再由刘雨虹女士整理并加标小题;宏忍师及李素美小姐等多人帮忙校对,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金刚经》的超越哲学及宗教的特性,怀师定了一个平凡的书名《金刚经说什么》。 师日平凡,即非平凡,是名平凡。
南怀瑾,男,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2012年9月29日下午4时,南怀瑾在苏州太湖大学堂逝世,享年95岁。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怀瑾随国民党迁至台湾,并受邀到台湾地区的多所大学、机关、社会团体讲学,后曾旅居美国、香港等地。
南怀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讲整理为主,精通儒、释、道等多种典籍,全身心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建设,其出版代表作诸多,比如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等共计三十多册,且被人们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各地。
有人问:假如你流落荒岛只能带一本书,你带哪本呢?我说两本行吗?一本“野外生存手册”;一本“金刚经说什么”。前者可以帮助我的肉体在恶劣环境中生存下去,后者则是在极度荒凉危险的环境中我唯一可能的精神支柱。 娘家与佛教有着极深的渊源。外婆30岁起吃斋,拒食荤腥;50岁...
评分整个一金刚经,释迦没有说一个“空”字,为什么会被一些人解为说空,以至误解佛,很有意思。不知什么原因,金刚经里释迦似乎显得太小心和谨慎了,生怕我们落一点知见,往往知见还没生成,他就把来提前打破了,似乎他默认的是具有很多顽固的经验需要打破的听众,对于没什么经验...
评分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如果你是那类人,你就会读那类书,从而更加成为那类人 如果你不是,那么即使再推荐也许不会读,读了也许不会悟。。。 其实,多看些各大教派的书很有好处,唯一短缺的其实是这种“解读本”——直接读金刚经太难。 反倒这种解读本,读上一两本,也许就可以直接...
评分慎记: 你年纪轻轻,学这个干什么?我这个话你不要难过,这有两重意义。首先世界上什么都容易学,唯有学佛是最难最难的事;第二重意义啊,学佛学不成,我不晓得你变成什么!所以啊,希望先把做人的道理完成,再来搞这个学佛的事。但是既然要学佛了,千万要注意不住于相四个字...
评分这个世界有许多种解释方法。科学实证主义是一种,个人观想个体求证也算是一种。由于人类智慧之光照耀世界的范围总是有限,于是宇宙间总有足够的空间留给信仰。 科学看待宗教,由于不可证实,便是迷信。 佛教看待科学,前几天请教一位皈依的师兄,说是缘起;近日看这本书中也有...
南师去世了。有人说他是大德高僧,有人说他不过欺世盗名。而我,只想细细听一遍金刚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评分自觉觉他,自证证他,自利利他,自度度他。PS:南怀瑾真是个大智慧的人,把严肃的事情说的有趣而不失严肃,路转粉了:)
评分善护念!
评分善护念!
评分单论书来说,还蛮有趣的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