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将“戒”(戒律)、“定”(禅定)、“慧”(智慧)称之为“三学”,认为一切法门尽摄于此,应当精勤修学。这中间,戒、定属于修行实践,慧属于教理思维。南怀瑾曾在台北以“如何修证佛法”为主题,对学生开设系列讲座,前后凡二十八次。这些讲座的内容,经记录整理,便形成了《如何修证佛法》这本书(初名《融会显密圆通修证次第》)。书中以“见”(见地)、“修”(修证)、“行”(行愿)为重点,以《得严经》、《法华经》、《增一阿含经》、《起世经》、《华严经》、《瑜伽师地论》、《现现在严论》、《宗镜录》、《指月录》、《密宗道决策广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佛典为资料,对佛教的修持方法作了简洁明了的阐述。既有要点提示,又有例证说明。问世以后,不仅在海峡两岸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而且被译成英文,流传于西方国家。
南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即本书内容)也多次提到,为了减少依赖心理,他只是提纲挈领地讲重点,很多内容需要自己去研究经论的。也许细细读过几本经典的经论,配上自己的修证经验,再去读这本书更有收获。 最近关注不同数息法门,看了不同讲集中提到的,总会发现“否定之...
评分哼,吃不到葡萄一定不说葡萄酸,不是谁都能走小乘路线的~那么就来大乘路线,来就来个彻底的,啊哈哈! 要插一句,最近流行什么没有下辈子的文章,如果下辈子还来娑婆世界,我一定成为一个沙门,也尝尝小乘路线的生活。 不过大乘要求内心更加强大,这本书虽然说的都是小乘的修...
评分哼,吃不到葡萄一定不说葡萄酸,不是谁都能走小乘路线的~那么就来大乘路线,来就来个彻底的,啊哈哈! 要插一句,最近流行什么没有下辈子的文章,如果下辈子还来娑婆世界,我一定成为一个沙门,也尝尝小乘路线的生活。 不过大乘要求内心更加强大,这本书虽然说的都是小乘的修...
评分在我刚刚接触佛法的时候,一个同修推荐了这本书给我。回来后就去当当网订购了这本书,书到了之后,就成了我的枕侧之书。 说句心里话,想学佛法的人,或是计划修行的人,这本书的确是一本值得好好研读的书,我亦是力荐之。 不过,对于佛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各的说法...
评分南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即本书内容)也多次提到,为了减少依赖心理,他只是提纲挈领地讲重点,很多内容需要自己去研究经论的。也许细细读过几本经典的经论,配上自己的修证经验,再去读这本书更有收获。 最近关注不同数息法门,看了不同讲集中提到的,总会发现“否定之...
见地、修证、行愿——见修行是一生的功课,不只是佛法!
评分见地、修证、行愿——见修行是一生的功课,不只是佛法!
评分好书
评分实在没有办法看懂。。。完全不知道在说什么。。。看得我好焦虑啊。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在张青老师的“魔幻世界”中,对于佛陀的世界观,无论抱着好奇、求知、亲身参与等心态的人,一门深入下去都将面 临修证的必要。这一转折阶段南环瑾指出了修习小乘的必要性!这也是两晋之前人们普遍修证较容易的原因。而对于参 与社会的在家人来说,修证大小乘佛法可以说是很困难的事情。大乘仍要以小乘为基础,并且小乘的密集禅修不适合普 通在家人修证。而修证小乘的四禅及果位对于自身贪嗔痴的消除是很容易的事,不是靠在家拼命自律可以相比的(而且 效果往往不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