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

权力结构、政治激励和经济增长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格致出版社
作者:章奇
出品人:
页数:255
译者: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59.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3223714
丛书系列: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
图书标签:
  • 政治经济学
  • 经济学
  • 政治学
  • 中国经济
  • 中国研究
  • 浙江模式
  • 理解中国
  • 比较政治经济学
  • 权力结构
  • 政治经济学
  • 经济增长
  • 激励机制
  • 政治激励
  • 制度经济学
  • 发展经济学
  • 公共选择理论
  • 政治
  • 经济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选取民营经济极为发达、中国*富裕的省份之一浙江作为分析对象,在考察了1949年后浙江民营经济发展背后的政治逻辑之后,提出了一个典型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框架:地方政治精英在历史原因所造成的政治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决定了地方政治精英出于自身政治利益*大化而对发展民营经济采取了不同的态度和方式。全书共分7章。书中的逻辑不仅能够分析包括浙江在内的中国地方经济发展的绩效差异,同时也为进一步理解集权体制下的政治经济学及其性质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

作者简介

章奇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西北大学政治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兴趣为发展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比较政治经济学,尤其是精英政治如何影响经济绩效和资源分配。在《经济研究》、《世界经济》、Studies in Comparativ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y, China Economic Review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刘明兴

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经济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研究兴趣为发展经济学、政治经济学。在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Comparative Politics、China Quarterly、《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政治学研究》、《中共党史研究》等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

目录信息

1 引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浙江模式的特点
1.3 有关民营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和解释
1.4 本书的解释:一个政治经济学的观点
1.5 浙江模式和现象的理论意义
2浙江的共产主义革命与1949年后的权力格局
2.1 浙江省的共产革命和本地政治精英的形成:1922—1949年
2.2 浙江1949年后的政治布局和权力结构
2.3 20世纪50年代的权力零和博弈
附录 游击队县和非游击队县的变量构建
3为什么黑夜中狗不叫?农业集体化中的基层反应和策略
3.1 20世纪50初的经济变局:从新民主主义到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3.2 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集体化:高层政治的迷雾与政策不确定性
3.3 浙江农村的群体性事件(I):闹退社
3.4 浙江农村的群体性事件(II):包产到户
附录 “闹退社”地区差异的计量检验
4 失意者们,团结起来: “文革”中的“资本主义”复辟
4.1 从“大跃进”到“四清”
4.2 “文革”中的权力游戏
4.3 “文革”的政治和经济效果
附录 对浙江各县“文革”期间武斗激烈程度的计量检验
5 具有浙江特色的经济发展:改革时代政治不确定性下的民营经济和基层创新
5.1 “文革”后浙江的政治走势和特点
5.2 政治不确定条件下的农业去集体化:1977-1982年间包产到户的蔓延和合法化
5.3 1976年后浙江企业家精神的迸发和民营企业的创业历程
6 结论和讨论I:浙江模式VS.江苏模式——兼论中国地方经济发展模式的形成和差异
6.1 江苏省的革命历史和地方权力结构的特点
6.2 江苏的“文革”和社队企业的发轫
6.3 历史冲击、地方权力结构和经济发展:关于江浙对比的几个可检验假说
7结论和讨论Ⅱ:权力结构、政商关系和民营经济的未来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这只是一个局部样本,但很有代表性——浙江。 作者的前五章很有特色,可是1978年以后的应该是大头,以及浙江和江苏的两种模式的对比也可以更详尽,但是寥寥带过。 1权力与政治的视角独特,群众意识分不同范式领导和影响下的形态。 2掌权阶层永远是耗散结构。 3人民群众是第一生...

评分

这本书是我2019年读的第一本书,本书是似乎是读者读博士论文,这本书主要研究的问题是一个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之处——产权保护是市场经济的基石,而在改革开放前后中国没有确产和产权保护下,私营经济为什么仍然能够高速发展的奇迹。 作者选取了浙江省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各...  

评分

本书给我带来的其中一个思考,是关于“晋升锦标赛”理论的。周黎安提出的,上层政府以经济发展为下层官员晋升之评判标准,进而激励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虽然自发表之日起便受到许多抨击,统计学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但其优势在于简明直接,且为政府所喜。有另外一些理论认为地方...  

评分

评分

本书给我带来的其中一个思考,是关于“晋升锦标赛”理论的。周黎安提出的,上层政府以经济发展为下层官员晋升之评判标准,进而激励地方经济发展的理论,虽然自发表之日起便受到许多抨击,统计学表现也不尽如人意,但其优势在于简明直接,且为政府所喜。有另外一些理论认为地方...  

用户评价

评分

非离政治近者不能想到。建国后南方地方政局;又可见党再吊终究不能控制到毫末;中央与地方之争,毛在之日与毛不在之日地方人士之权力(譬如改革时省级领导人重要性凸显,如农业改革问题)可有变化;游击队与非游击队地区(我要问是否游击队区都贫困,而一般给贫困人多点政策);获得上层支持的南下派与“地方主义”代表游击队派,后者需获得下层支持;农业集体化进程;文革时浙江的地方经济(譬如有黑市);82年1月中央文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83年末全国几都实施,84年人民公社制度结束;地方政府权力寻租,出借集体企业名头;袁芳烈十二大后转变;一个大的东西,“天宪”与“中央精神”,为什么要借助这些,借助之作用;成果变大之后,政治来了;政局动荡,意识形态“资”与“社”;蓝天宾馆,黄岩;推广:游击区+外来干部掌权;尾巴几页好。

评分

从哪里获得政治支持,取决于政治精英在权力结构中所处的位置。越是靠近权力核心,越依赖于自上而下的庇护和提拔;反之,越是处于权力边缘,就越可能成为基层的帮助之手。这种通过政治-经济上的利益交换所体现出来的产权保护是一种非正式契约式的公共产量提供机制。虽然具有很大局限性,但对本来就缺乏完善的正式产权保护制度的经济体而言,这种机制还是有用的。

评分

这一派相比于锦标赛理论publication并不好的原因,在于:一缺乏普遍性,追求多元化解释;二假设过程处理的过于粗糙,游击队干部保护本地产权的激励在哪里?corruption?crony capitalism?要么是favoritism,这个incentive是最大的问题。再者,这个理论与锦标赛相比没有insight,游击队有用的话我们要回去建更多游击队吗?有点儿历史先验论的味道,讲到产权保护就够了,产权保护的差异可能是各种各样历史因素的结果,这一层面就意义不大了。就像Acemoglu的大西洋文章一样,讲到institution就可以了,至于英国为什么议会很早就有很大的权力,这是second order的事情。

评分

这一派相比于锦标赛理论publication并不好的原因,在于:一缺乏普遍性,追求多元化解释;二假设过程处理的过于粗糙,游击队干部保护本地产权的激励在哪里?corruption?crony capitalism?要么是favoritism,这个incentive是最大的问题。再者,这个理论与锦标赛相比没有insight,游击队有用的话我们要回去建更多游击队吗?有点儿历史先验论的味道,讲到产权保护就够了,产权保护的差异可能是各种各样历史因素的结果,这一层面就意义不大了。就像Acemoglu的大西洋文章一样,讲到institution就可以了,至于英国为什么议会很早就有很大的权力,这是second order的事情。

评分

4.5星。确实是一本好作品,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理论,处于边缘的官员更有动力通过提供产权保护和支持市场化经济来获得基层支持。我最后扣了半星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也是最重要的问题,我觉得作者没有很好地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讨好基层可以增加政治生存概率?基层如何结构性地、制度性地影响官员的升迁?讨好上级不存在这个问题,因为上级就是决定升迁的人。但是基层民众的影响在我看来是非结构、非制度性的。作者举了一些例子,比如四清来解释讨好民众帮助官员转危为安了。但游击队干部在大跃进时期讨好基层的时候并不知道之后会有四清啊。如果游击队干部预见到了,为什么南下干部预见不到呢?四清说到底不是一个制度性的民众参与政治的方式。第二,我觉得作者不应该把理论的解释限制在中国,这限制了本书的阅读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