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孤獨

穿越孤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世界圖書齣版公司
作者:[美]阿琳•剋萊默•理查茲
出品人:
頁數:352
译者:曹思聰
出版時間:2016-4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920391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心理學
  • 孤獨
  • 精神分析
  • 心理
  • 認識自己
  • 我想讀這本書
  • 好書,值得一讀
  • 城市越熱鬧,心靈越孤獨。現代社會的通病,尋求化解
  • 孤獨
  • 穿越
  • 心靈成長
  • 自我探索
  • 情感共鳴
  • 現實反思
  • 成長之旅
  • 內心世界
  • 人性剖析
  • 獨立思考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孤獨是一個人類的普遍經驗。是什麼引發瞭孤獨感?孤獨的人是在渴望誰或者渴望什麼?哪些人更容易遭受痛苦的孤獨?孤獨的人的內心體驗是怎樣的?如何處理孤獨?

本書的作者們嚮讀者展現瞭心理治療、精神分析以及藝術作品如何通過加強自我與他人之間的聯結來緩解個體的孤獨感和疏離感。希望這些文章有助於闡明孤獨感的諸多層麵,從而,我們可以更好地協助自己及他人找到屬於個人的處理孤獨感的方式。

文化的檔次越高,對創造的需求也越高。具有文化創造力的人,一般都是孤獨的。無論他們的肉體是否離群索居,他們的靈魂也注定是孤獨的。更何況,這樣的人,每每不閤群,性格孤僻,特立獨行。孤獨,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文化的風骨,而這種風骨,注定是要由人來體現的。

——張鳴

人類的痛苦不在於孤獨本身,而在於人們,至少臨床上是這樣,總幻想著摒棄孤獨,寜願傷精耗神地躁狂,也不願或不能獨處,養育孩子最大的功能也是為瞭自己老瞭之後不那麼孤獨。而這本書告訴你,孤獨是怎樣的一種內心本質,接受這種本質會有大的光芒和榮耀,最終坦然接受最終的孤獨——死亡。

——童俊

從心理發展的過程來看,接納孤獨並能夠享受孤獨,是成熟的重要標誌。小孩是不能夠孤獨的,他們還不具備孤獨的能力,孤獨會使他們受到肉體和心靈的雙重創傷。而一個成熟的人,他會在孤獨中整閤他內心的力量,為更有效的交流做最充分的準備。

——曾奇峰

書中對孤獨感的討論令人著迷,顯然,在精神分析的文獻中,這是獨一無二的。

——哈羅德•布盧姆

著者簡介

阿琳•剋萊默•理查茲(Arlene Kramer Richards)

教育學博士,美國精神分析訓練與研究中心研究員、培訓與督導分析師,紐約弗洛伊德學會與國際精神分析協會培訓分析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員。同時,理查茲博士還是美國心理學會第39分會前任主席,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研討會“進一步理解孤獨與孤單”聯閤主席,與人閤著《夢的肖像畫》,還參與瞭《幻想、神話與現實》《精神分析的光譜》,以及《倒錯移情》等書的編撰工作。

露西爾•斯派拉(Lucille Spira)

哲學博士,認證臨床社會工作者,紐約精神分析心理治療與精神分析學院成員,該學院文學組主持人員。

亞瑟•林奇(Arthur A. Lynch)

哲學博士,美國精神分析協會理事會主席、資深教員、培訓與督導分析師、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工作學院兼職教授。他在紐約市私人執業,是認證精神分析師,與人閤著瞭大量文章,涉及比較精神分析和曆史精神分析。

圖書目錄

第一部分 孤獨、創造性與藝術傢
第一章 “一個聲音直達黑暗中的某人:想象”
——薩繆爾•貝剋特對陪伴的追尋004
第二章 藝術傢的獨處和創造過程015
第三章 吾棲之膚036
第四章 孤獨的形成與轉化047
第二部分 孤獨感的臨床麵嚮
第五章 孤獨的影子:心理學和社會學視角070
第六章 “客體澄清”在治療孤獨的異性戀男性中的運用083
第七章 探索精神分析曆程中孤獨感在兩個男性案例中的浮現102
第八章 孤獨感的復雜性質121
第九章 “見證”在精神分析治療中的重要作用135
第三部分 精神分析訓練過程中的孤獨與獨處
第十章 分析師候選人的孤獨:獨處與被勸誘的認同161
第十一章 精神分析訓練過程中的孤獨與獨處
——督導分析師的視角181
第十二章 培訓分析師的孤獨194
第十三章 傢是世界上最好的地方208
第四部分 生命事件中的孤獨與獨處
第十四章 孤獨與生命周期221
第十五章 瑪麗蓮•夢露——世界上最孤獨的人235
第十六章 愛侶的死亡、悲傷的內心:精神分析的發展視角247
第十七章 士兵的孤獨264
第五部分 總 結
第十八章 死亡是孤獨之神281
作者介紹304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说实话,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些害怕,作为一个基本零基础的心理学小白来讲,这本书完全在我的阅读舒适区之外,又是案例研究、数据分析,甚至有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史之类的说明…… 翻开扉页,脑袋里顿时出了两个小人,一个说别读了,看的头疼;另一个说,好呀,好呀!就在真的...  

評分

在任何人身上都可能出现孤独。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这种既独立又有限制的自由,就很可能导致孤独。 在《穿越孤独》这本书中,作者通过精神分析师眼中的孤独与孤单,为我们展现了很多孤独的实例。让我们了解了孤独,渐渐的接受自己的孤独,承认孤独...  

評分

说实话,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些害怕,作为一个基本零基础的心理学小白来讲,这本书完全在我的阅读舒适区之外,又是案例研究、数据分析,甚至有物种起源,生物进化史之类的说明…… 翻开扉页,脑袋里顿时出了两个小人,一个说别读了,看的头疼;另一个说,好呀,好呀!就在真的...  

評分

評分

“哦,我这样一个开朗的独处型人。”我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句感叹时,留言附和说自己也是这样的人竟然不在少数。 也有同学说这是“明媚的忧伤”,大概是觉得我这样一个喜欢到处跑的开朗的人,根本没办法忍受孤独吧。可是,我必须承认自己真的越来越不喜欢很多人在一起的感觉了...  

用戶評價

评分

想把書裏提到的電影和書籍都看一遍

评分

看瞭這麼多心理有問題的人,我的心理終於沒什麼問題瞭。

评分

一般來說,兩種人容易在人群中感到孤獨,一種是很自傲的,另一種是很自卑的。當然從心理學上說,自傲與自卑是同一本質的兩種不同錶現形式,都是由於過度關注自己、不善於跟他人充分交流所引起的。……一個能夠與他人充分交流的人,是既不太可能過分自傲,也不太可能過分自卑的。如果一個人在孤獨的時候所做的事情,與他在有人在場的時候所做的事情反差不是太大,那我們就可以說他是一個生活得較真實的人,一個內在和外在比較和諧的人。每個人一生的目標都是內與外的和諧。……所謂慎獨,就是不讓這種衝突産生……孤獨實際上就是跟自己的關係,自己跟自己交流。對於一個內心和諧的人來說,這種交流可以是很愉快的。恰當的、健康的孤獨,常常會帶著一種淡淡的憂傷,這種憂傷有時候會給人一種高貴的感覺。——曾奇峰序《咀嚼孤獨》

评分

孤獨感研究的集大成著作。既有對谘詢過程中雙方孤獨感的探索,也有對分析師職業客體關係訴求的分析和追求,充滿瞭對人類的情感的細膩討論和溫柔愛護。對影片中不同角色的孤獨感的描繪和分析,體現瞭精神分析師敏銳的覺察能力,和高濃度的共情。值得精讀細度數讀。

评分

高水平的論文閤輯,日後若轉行成功必重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