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漓江出版社
作者:黄达夫
出品人:
页数:268
译者: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33.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077739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医疗
  • 漓江出版社
  • 病人
  • 台湾
  • 医生
  • 医改
  • 黄达夫
  • 医学生
  • 医疗人文
  • 患者权益
  • 医生责任
  • 医患关系
  • 医学伦理
  • 健康关怀
  • 真实故事
  • 医疗温度
  • 专业素养
  • 信任建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作为病人,你该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好医疗。

作为医生,你该知道,要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

滥用抗生素、无限量看诊,门诊排队数小时,医师两三分钟打发一个病人,其实是最不负责任的医疗行为。

医院规模再大、所持证照再多、仪器设备再好,都不比负责任的医疗服务重要!

致命的魔鬼就藏在医疗细节里。

无用的医疗即使再便宜,对社会也只是资源浪费,对于民众更是得不偿失!

时时站在病人的立场思考,事关病人健康,更显医者仁心。

作者简介

黄达夫

台湾大学医学院医科1964年毕业,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及杜克大学,攻读内科、血液学及肿瘤学等学科。曾任美国杜克大学癌症中心临床主任,美国癌症学会癌症预防、诊断及治疗委员会评议委员及主席,台湾癌症医学会理事长、台湾医疗品质委员会主任委员。

现任台湾和信治癌中心医院院长、台湾医学院评鉴委员会主任委员,并担任美国杜克大学医学中心内科教授、美国杜克大学The Duke Colloquium(TDC)协同主持人。

历年来发表有关肿瘤学、血液学、免疫学及分子生物学、癌症基因学、健康管理研究等各方面论文及研究报告共计百余篇。中文著作有《用心聆听》《用心,在对的地方》《有愿景的愤怒》等。

目录信息

自序
第一部 医师的选才与养成教育
医学教育之我思我见
集结共识为培养优良医师努力
云门舞集的启示
学生该带着什么离开学校?
人对了,事就对了!
医界必须学习认错
人民应促成医学系改制
响应《改学制,医学教育贵族化?》——论台湾医学院是否应改为学士后四年制
选对医学生,才有好医师
第二部 把病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
医疗价值观的确立
我不愿侮辱我的同事
在白色巨塔中学习医学伦理
医师的品格
要当医师先做正直的人
医师的尊严与高贵气质
台湾的医学伦理教育破功了!
医疗事业需要百分之百的杰出工作者
是正视听还是混淆是非?
要顾的是人格,不是面子!——美国国际医院评鉴前给同事的一封信
医学伦理才是问题的症结
第三部 诊治健保
降低药价不能改善健保财务
叶教授VS.叶总经理
全员健保费率调涨以后
边做边改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面对诡谲的健保制度,和信以不变应万变
羊毛出在谁身上?
天下没有“俗搁大碗”的健保
健保的黑洞不是药价差,而是病床太多
只要方法对,就能测量医疗质量
回响《傲慢偏见保险》
竞争力大师波特打破健保的迷思
为健保开处方
台湾健保改革的迫切性更高
第四部 医院管理就是质量管理
我们能记取SARS给我们的教训吗?
台湾医疗轻忽人的投资
台湾医疗奇观
台湾医院管理观念的偏差
跨领域团队医疗的实践
第五部 高科技的迷思
高科技仪器的迷思——医师应以专业能力为重
有关脐带血银行
有意义的癌症筛检
谁说新政府的效率太差——有需要设“质子治疗中心”吗?
医学教育VS.硬件投资
第六部 别用医疗拼经济
是不自量力,不是图利
马英九先生医疗政策本末倒置
好好地从根本做起吧!
“卫生署”不务正业
第七部 我的阅读心得
倡读一流书,造就一流人
百年新人物傅斯年
医者典范史怀哲
附录
附录一 价值观的认定是生命的开始
附录二 医学进步的四大敌人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因为有良知,才会“生气”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的作者是台湾一名医学界人士。他的履历,在他的书中在不同的地方,有系统的介绍。我们不妨大致罗列一下,他于1964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院医科,1965年到美国进修,1989年回到台湾,创办了台湾和信治...

评分

初看作者黄达夫的履历:台大医学院科班出身,留学美国,回国后扎根于台湾医疗界数十载,现任台湾和信治癌中心医院院长,并主管地区医疗评鉴工作,同时兼任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似乎与大陆医疗背景略有距离;而读黄达夫的书,会有一种巨大的亲切感,在这本《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  

评分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因为有良知,才会“生气”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的作者是台湾一名医学界人士。他的履历,在他的书中在不同的地方,有系统的介绍。我们不妨大致罗列一下,他于1964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院医科,1965年到美国进修,1989年回到台湾,创办了台湾和信治...

评分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因为有良知,才会“生气” 《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的作者是台湾一名医学界人士。他的履历,在他的书中在不同的地方,有系统的介绍。我们不妨大致罗列一下,他于1964年毕业于台湾大学医学院医科,1965年到美国进修,1989年回到台湾,创办了台湾和信治...

评分

初看作者黄达夫的履历:台大医学院科班出身,留学美国,回国后扎根于台湾医疗界数十载,现任台湾和信治癌中心医院院长,并主管地区医疗评鉴工作,同时兼任美国杜克大学教授,似乎与大陆医疗背景略有距离;而读黄达夫的书,会有一种巨大的亲切感,在这本《永远站在病人这一边》...  

用户评价

评分

有很多学业成绩特优的人考进医学院之后,才发现自己根本不适合当医师;也有很多人当了多年医师,才被病人发现实在不适合行医。这种投错行、走错路的医师,不但对病人不利,同时也使医师本人终身无法从工作上得到乐趣。这本书里真的有很多能够令人醍醐灌顶的见解。社会真的太需要这样的声音了!

评分

好书,能够体会到病人的苦楚,就能更好的去照顾病人

评分

很有思想,很有深度的一本书

评分

一种社会的声音 值得每一个人用心倾听

评分

可以了解现在台湾的医疗现状,其实很多地方的医疗制度显示出了弊端,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感觉这本书写得有点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