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文学的笔法再现了北京协和医学院近百年的历史全貌,娓娓动人。
“老协和”的医学教育有其极为丰富的内涵,它重视启发式教育,重实践,重视人文、医德教育,曾培养出为数众多的大师级的良医、良师和科学家。老协和的理念,对中国当前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医疗,仍有其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是医疗业内人,协和是她的母校。她不是按照历史的顺序罗列史实,而是在情感的基础上讲述往事,在思考的过程中逐步进入协和内部,使之既可读,又有思辨的深度。
讴歌,本名常青,医学博士,毕业于协和医科大学八年制医学系,毕业后赴美国,在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抗结核药物课题研究一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从事血友病的基因治疗研究两年。现居北京,任职某制药公司。2006 年出版《医事:关于医的隐情与智慧》(北京出版社)。
1917,似乎是中国教育值得铭刻的一年,蔡元培在这一年担任北大校长,从此拉开了北大的黄金时代。同样,在1917年,另一所高等教育机构也在这一年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中间几经沉浮,却始终是精英教育的典范,更是几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与学术殿堂,它就是PUMC(Peking ...
评分 评分小时与同学打闹,铅笔芯插入手背。做护士的娘拿着火上烤过的柳叶刀,生剜下染黑的一块皮肉,还笑我:“哭啥,又没流多少血!”遂感慨医者之冷静,亲生骨肉当割便割,毫不犹疑。多年后笑谈此事,娘才说:“自己的娃要割块肉,交给别人不放心。”再看手背上的疤,竟是母爱的印记...
评分就像我们在消化科常常见到腹痛的病人 他们的入院诊断同出院诊断:腹痛。明确不了诊断是多数医院的通病 腹痛查因入院的病人是寄生虫?急性胃肠炎?克罗恩病?或者说是其他系统引起的腹痛。病人常常对症处理无大碍就模棱两可稀里糊涂出了院。 到底应该怎样规范准确书写病例怎样大...
评分愧疚在于,同为医学生,我从没有如此之高的境界,即使是现在,虽有些许热情澎湃,但仍觉得懈怠。憧憬在于,同为医学生,我也可以尽自己一分绵薄之力,为祖国医学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什么是好的医学教育? 文中给出了老协和的做法:一流的管理,严格的教学,充沛的资金,优质的...
“醫療”這個話題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無底洞的大坑,就差把自己陷進去了⋯⋯但是看著書裡寫的老鞋盒也格外嚮往。平平淡淡起波瀾。
评分感动而又震撼。高等学府的关键要素“在于人所珍视并传授的理想”,“老师有着强有力的灵魂、令人追随的风范,他们结成对抗那些来自社会的庸俗力量的堡垒,开创着新声音,成为一个社会的精神制高点。学生在与老师一对一的对话、交流中,渐渐被触动、唤醒、成型。”
评分没有想象中那样好。一方面叙述当年的协和,资料文献都是笼统的以参考文献,没有具体的页码,读者不方便验证查询原来的材料是如何记述的,很多应该也是没有注明参考引用。另一方面,作者习惯于以大议论大感慨诗兴的语言,诗意地讲述历史,但总给人一种高大全之外的空洞无物之错觉。读来除了热情似乎有点混乱,不知想表达什么。总之,主旨大于内容吧,作者赞誉协和的心可以感受到,但内容实在庞杂,拉扯太多,夹杂作者知道的大学者看似有趣的说法,如黄仁宇等,不知所谓,掉书袋嫌疑颇重。
评分“醫療”這個話題對我來說就是一個無底洞的大坑,就差把自己陷進去了⋯⋯但是看著書裡寫的老鞋盒也格外嚮往。平平淡淡起波瀾。
评分打造世界顶级的医学院,培养精英医学生——这样的理想一步一步践行了多少年才得以实现。再想一想作者的教育背景……果然,要持之以恒打造一门技艺——日积月累、精益求精是多么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