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史(上冊)

中國文學史(上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臺大齣版中心
作者:臺靜農
出品人:
頁數:40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5
價格:NT$4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9863501381
叢書系列:臺大齣版中心20週年紀念選輯
圖書標籤:
  • 颱靜農
  • 港颱齣版
  • 颱大齣版中心
  • 中國文學史
  • @颱版
  • 中國文學史
  • 文學史
  • 中國文學
  • 文學
  • 曆史
  • 文化
  • 上冊
  • 古代文學
  • 經典
  • 教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臺靜農先生之《中國文學史》,撰述期間幾近二十餘年,且不斷增補修訂,起自先秦以迄金元;不僅錶達先生對於歷代文學精神的體悟以及文化歷史流變的詮釋,成其「一傢之言」,更流露其性情,在高明的歷史敘事之外,顯現先生個人情誌的詠懷與洞見。

本書依時代分篇,上冊包含先秦、秦漢、魏晉、南北朝隋篇,下冊包含唐代、宋代、金元篇,並附〈中國文學史方法論〉一文,乃先生以文學史傢的眼光分析從事文學史研究的方法,依先生所言:「文學史之作,不外乎以歷史為經,以作傢作品為緯,故文學史的方法應注意研究作傢、分析作品。至於如何研究與分析,則非單純方法能詳辨。」本書不僅體例嚴謹,考證詳實,先生的慧心卓識更於全書俯拾即是,此也是本書最具價值之處。

著者簡介

臺靜農(1902-1990),本名傅嚴,後改名靜農,長期寫作,精於書法。幼年時受傳統私塾教育,後閱讀嚴復的西學著作而萌發改革的思想。中學時與同學閤辦《新淮潮》雜誌以響應五四運動。曾和魯迅同組未名社,倡新文學。離開瞭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後,便歷多校教授中國文學。1945年來臺任教於臺灣大學,擔任中文係主任達二十餘年,奠定瞭該係兼容並蓄自由活潑的開放學風。早年的治學重心在小說創作、研究評論、散文和整理編輯民歌集,又是著名的文學傢和文學史傢;他的一生幾乎橫跨二十世紀,目睹舊中國的變遷,西潮東漸,經歷瞭革命、五四學運、抗日戰爭,最後落腳於臺灣。然而不論時局如何變遷,臺先生堅守學術崗位,一生治學,文學、書畫、經史,卓然為一代大師。

圖書目錄

【第一篇先秦篇】
第一章中國文學的起源
第二章殷商時代文學的片斷
第三章周代的詩歌――三百篇
第四章楚辭
第一節楚之先世及其文化
第二節屈原的生平及其所處時代
第三節屈原的作品
第四節屈原對於後世的影響
第五節漢代作傢所受屈原的影響(存目)
第五章春鞦戰國諸子散文
【第二篇秦漢篇】
秦代篇
漢代篇
第一章漢初政體與文學
第二章辭賦的發展
第三章漢賦作傢
第一節枚乘
第二節司馬相如
第三節揚雄
第四節班固、張衡
第五節賈誼、禰衡
第四章樂府與樂府辭
第五章五言詩
第一節五言詩的齣現時代
第二節〈古詩十九首〉
第三節〈孔雀東南飛〉
第六章兩漢散文的演變
第一節戰國策士文體的餘緒
第二節史傳文體
第三節文士文
第四節王充的批論
第七章漢代方士、儒生閤流後所形成之神異故事
第一節《史記》、《漢書》中的神仙故事與求仙活動
第二節緯書中的神話
第三節由方士之說而產生的小說
【第三篇魏晉篇】
第一章魏晉文學的時代思潮
第一節由曹魏政治反映的新風格
第二節由校練名理到老、莊玄學
第三節嵇、阮放誕及其影響
第四節玄風與清談
第二章魏晉文學的發展
第一節文學理論的建立
第二節文學的分體發展
第三章魏晉作傢
第一節緒論
第二節曹氏父子及其同時詩人
第三節阮籍與嵇康
第四節太康詩人
一、三張:張載、張協、張亢
二、二陸:陸機、陸雲
三、兩潘:潘嶽、潘尼
四、一左:左思
五、劉琨
六、郭璞
第五節陶淵明
【第四篇南北朝隋篇】
第一章緒說
第二章文學技巧的發展
一、聲律的講求
二、用事之風尚
第三章詩賦的新體
一、小詩的興起
二、律體詩的形成
三、俳賦之創始
四、反摹擬的宮體詩
第四章文學理論的發達
第一節劉勰《文心雕龍》
一、文學的載道觀
二、文學的歷史觀
三、文學的時代觀
四、文學的創作觀
五、文學的風格論
第二節鍾嶸《詩品》
第五章南北朝及隋的作傢
第一節顏、謝與鮑照
一、謝靈運
二、顏延之
三、鮑照(附其妹鮑令暉)
第二節齊、梁作者
一、謝朓
二、瀋約
三、江淹
四、吳均
五、何遜
第三節蕭梁父子及陳後主
一、梁武帝蕭衍父子
二、陳後主
第四節徐陵、庾信、王褒
一、徐陵
二、庾信
三、王褒 第五節隋煬帝與楊素
第五節隋煬帝與楊素
一、隋煬帝楊廣
二、楊素
第六章南北朝的民間文學
第一節吳歌
第二節西麯
第三節北朝的民歌
第七章六朝小說的淵源與發展
第一節鬼神怪異書的思想背景
第二節重要小說提要
第八章佛典翻譯文學
第一節後漢、魏晉及南北朝的佛典譯人及譯經事業
一、攝摩騰、竺法蘭
二、安清(世高)
三、支樓迦讖(支讖)
四、支謙
五、康僧會
六、維祇難、竺律炎
七、竺法護
八、僧伽提婆
九、法顯
十、苻堅君臣
十一、鳩摩羅什
十二、曇摩難提(法喜)
十三、曇無讖(曇摩懺)
十四、寶雲
十五、劉宋以降的譯經事業
十六、北魏的譯經事業
十七、南朝之《百喻經》
第二節佛典翻譯的文體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1932年8月15日,鲁迅《致台静农》信中比较自己与郑振铎治学路径的不同,说:“郑君治学,盖用胡适之法,往往恃孤本秘笈,为惊人之具,此实足以炫耀人目,其为学子所珍赏,宜也。我法稍不同,凡所泛览,皆通行之本,易得之书,故遂孑然于学林之外。”这种不同,还不仅仅是资料选...  

評分

1932年8月15日,鲁迅《致台静农》信中比较自己与郑振铎治学路径的不同,说:“郑君治学,盖用胡适之法,往往恃孤本秘笈,为惊人之具,此实足以炫耀人目,其为学子所珍赏,宜也。我法稍不同,凡所泛览,皆通行之本,易得之书,故遂孑然于学林之外。”这种不同,还不仅仅是资料选...  

評分

1932年8月15日,鲁迅《致台静农》信中比较自己与郑振铎治学路径的不同,说:“郑君治学,盖用胡适之法,往往恃孤本秘笈,为惊人之具,此实足以炫耀人目,其为学子所珍赏,宜也。我法稍不同,凡所泛览,皆通行之本,易得之书,故遂孑然于学林之外。”这种不同,还不仅仅是资料选...  

評分

1932年8月15日,鲁迅《致台静农》信中比较自己与郑振铎治学路径的不同,说:“郑君治学,盖用胡适之法,往往恃孤本秘笈,为惊人之具,此实足以炫耀人目,其为学子所珍赏,宜也。我法稍不同,凡所泛览,皆通行之本,易得之书,故遂孑然于学林之外。”这种不同,还不仅仅是资料选...  

評分

再不习惯竖排 繁体 也终于把下册看完 一开始想当然认为中文系老师会事无巨细的讲解 后头想想用一年上完两年半的课程 根本就 无法详细啊 只串讲文学史 而作品选只能自己补充 自己看又觉得哪儿都是重点 难以把握 啊 之后也才知道 台静农先生「中国文学史」是残本...

用戶評價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