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中的传承(修订本)

裂变中的传承(修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中华书局
作者:罗志田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9-4
价格:6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113634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思想史
  • 罗志田
  • 近代史
  • 学术史
  • 中国
  • 社会史/文化史/思想史
  • 现代中国
  • 2019
  • 家族企业
  • 传承
  • 裂变
  • 战略
  • 管理
  • 商业案例
  • 企业成长
  • 组织变革
  • 领导力
  • 修订版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清末民初,古今中外各种时空因素多歧互渗,变动与中断的一面是历史演变中显而易见的特色,但实际上不变与传承的一面也与之紧密关联。更通常的状态其实是传统的中断与传承并存,断裂与延续交织。例如注重继往开来的历史眼光并非只存在于不特别激进的士人心中,就是那时被认为非常趋新的知识分子,也分享着类似的观念。当年不少士人的共同期望是让中国像欧洲一样通过复古的手段而“复兴”,同时相当一部分趋新士人又怀有将中国的传统送进博物馆的持续愿望。这些曲折微妙的现象都提示出一个与既存认知不甚相同的近代中国。本书正着眼于此,以深入的分析和细腻的笔触,揭示出20世纪中国传统的传承与更新之真相。

作者简介

罗志田,四川大学历史系(七七级)毕业,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历任四川大学历史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现任四川大学文科杰出教授,近著有《再造文明之梦:胡适传》、《权势转移:近代中国的思想与社会》和《近代中国史学述论》等,以及面向一般读者的《道大无外》和《中国的近代:大国的历史转身》。

目录信息

修订版序
原序
一 异端的正统化:庚子义和团事件表现出的历史转折
1.思想的竞争者与社会分野的盟友
2.义和团事件后“子不语”从异端走入正统
二 包容儒学、诸子与黄帝的国学:清季士人寻求民族
认同象征的努力
1.诸子学的兴起及其与儒学的竞争
2.孔子与黄帝:民族认同的象征之争
3.集各学之大成的国学
三 中国文艺复兴之梦:从清季的“古学复兴”到民国的“新潮”
1.清季的古学复兴
2.文艺复兴与诠释清代学术
3.余论
四 送进博物院:清季民初趋新士人从”现代“里驱除
“古代”的倾向
1.清季的滥觞
2.民初的发展
3.古董化的“故”与现实的“国”
五 读书与传统:清季民初士人一项持续关怀的演变
1.损之又损:以简化的方式保存传统
2.以新存旧观念在清季的延伸
3.民初关于留学生读什么书的讨论
4.留学与传统
六 温故可以知新:清季民初的”历史眼光
1.以日新全其旧
2.推陈出新与温故知新
七 走向国学与史学的“赛先生”
——五四前后中国人心目中的”科学“一例”
1.”科学“与近代中国的学与术
2.科学怎样走向整理国故
3.国学向史学转移后唯物史观的兴起
八 文学的失语:整理国故与文学研究的考据化
1.白话是否中国文学史的主流
2.欧化、文言化和大众化:白话文的走向
3.文学革命语境下新红学的突破与继承
4.礼失求诸野:传统的现代表述
5.结束语
九 物质的兴起:20世纪中国文化的一个倾向
1.晚清思想言说中的”物质“与”文质
2.形上与形下:从“精神”走向“技术”的“科学”
3.文化也是国力:社会的功利化及反对的努力
十 探索学术主体性:近代”道出于二“语境下学科认同的困惑
1.学问标准的转变
2.学科名称与学问归属
3.学术主体性的探索与反思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修订了啥呢?难道又是新一轮排列组合?“守正”看来是中华的一套新丛书?陈植锷先生《北宋文化史述论》也在此系列。

评分

说实话,罗大师关注的点都非常有意思,但从这本书里能看出的表达能力欠佳。有很多非常精彩的论述,却需要卯足了劲多读上几遍才能理解,一般我倾向于将责任归到写作者那里,因为在我看来好的学者应当具备将看似复杂高深的学术思考转化为浅易直白的学术语言(兼具学理性和易读性)。罗大师的书我读得还不够多,但愿其他书要远比这本出色吧。鉴于他提出的不少问题给了我启示,给个面子四星。

评分

说实话,罗大师关注的点都非常有意思,但从这本书里能看出的表达能力欠佳。有很多非常精彩的论述,却需要卯足了劲多读上几遍才能理解,一般我倾向于将责任归到写作者那里,因为在我看来好的学者应当具备将看似复杂高深的学术思考转化为浅易直白的学术语言(兼具学理性和易读性)。罗大师的书我读得还不够多,但愿其他书要远比这本出色吧。鉴于他提出的不少问题给了我启示,给个面子四星。

评分

说实话,罗大师关注的点都非常有意思,但从这本书里能看出的表达能力欠佳。有很多非常精彩的论述,却需要卯足了劲多读上几遍才能理解,一般我倾向于将责任归到写作者那里,因为在我看来好的学者应当具备将看似复杂高深的学术思考转化为浅易直白的学术语言(兼具学理性和易读性)。罗大师的书我读得还不够多,但愿其他书要远比这本出色吧。鉴于他提出的不少问题给了我启示,给个面子四星。

评分

说实话,罗大师关注的点都非常有意思,但从这本书里能看出的表达能力欠佳。有很多非常精彩的论述,却需要卯足了劲多读上几遍才能理解,一般我倾向于将责任归到写作者那里,因为在我看来好的学者应当具备将看似复杂高深的学术思考转化为浅易直白的学术语言(兼具学理性和易读性)。罗大师的书我读得还不够多,但愿其他书要远比这本出色吧。鉴于他提出的不少问题给了我启示,给个面子四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