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贾葭关于北京、香港等城市生活、文化的随笔集。
作者在京生活多年,举凡典章规矩、帝京风物、庙堂江湖、胡同大院、高士流民、天象地理,无不采撷入文,妙趣横生、诙谐可亲,可知居长安大不易,亦有一针见血之效。写到香港的片段生活,从北方古城到南海都市,可见不同城市生活规制带来的情感冲击。
贾葭笔下,写出了新一代中国都市人的纠结。
贾葭 200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先后供职于《暸望东方周刊》《凤凰周刊》《GQ》中文版和腾讯《大家》编辑部。长期为《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看天下》和香港《号外》杂志撰写时政及文化专栏。现居香港。
《我的双城记》,贾葭著,三联书店,2016年1月第1版。居然又是一本专栏文章合集,且大多数文章集中于2010年至2012年间,实在是芜杂的一本书。说是双城记,对最想看的香港部分却实在不多,且实在过浅。以我看来,更多是以香港发泄对北京之怨气,写不出这两个城市的格局来。除北...
评分CDT编者按:本文原载作者Facebook。 最近夜不能寐,往往在天亮困倦不堪时才能入眠。问了周围的几个朋友,竟然都很类似。在当地的朋友,情况更加严重。 因为外部环境的原因,我本来已决意不就此事再写什么,上一篇《贾葭的几句闲话》那是一篇鸡汤啊,不仅被删文连号都没了。这些...
评分晚上不想写作业,于是读完了贾葭老师的《我的双城记》,他写南京,香港,台北,杭州,广州,皆收放自如,文采飞扬。然而最熟悉的,写得最多的还是北京,北京的交通,雾霾,书店,胡同,租房,大院儿...嬉笑怒骂,毫不费力的幽默和辛辣,在操场边读着不禁笑出声来,转头又是一阵...
评分从京漂到港漂:空间与政治 白信 HeForShe 记得08年刚回国,跟某教授谈起中国政治转型,blabla一通之后,我谈起政治的本义就在城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政治的重心越来越以城市特别是超大型城市为中心,早就不再是那些热衷“三农”情怀的人们的乡愿了。而...
评分从京漂到港漂:空间与政治 白信 HeForShe 记得08年刚回国,跟某教授谈起中国政治转型,blabla一通之后,我谈起政治的本义就在城市,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速,中国政治的重心越来越以城市特别是超大型城市为中心,早就不再是那些热衷“三农”情怀的人们的乡愿了。而...
没有封底诸位名人吹的那么好
评分你失踪那天,下单买了它:等你平安归来,这本书就读完了。没让人失望的一本书,是南方都市报、新京报的专栏文章集结。美中不足的是,虽说写的是双城,但香港的份量轻了些。
评分本书文章截止到2012夏天,贾葭之后写香港台湾和内地时政的文章更赞,可惜公众号微博都被封,除了期待能在境外出版成集,是没机会拜读了。说回本书,如连岳所说“可当成一个专栏作家的成长史来看”,其中重复、平淡、应付交稿的文章确实有,但也有很多好文,特别是写北京的文章最妙。
评分从不知道贾葭,在三联书店的码堆上看到这本书还是想了“蒹葭”一词才准确拼出他的名字。随手翻开,文章写作时间很近,不长,写北京写得很有趣,那些身边发生的事就这样被作者挑破了,写出来了。南京、北京、香港、广州……书写出的每一个城市的文化和情感,是随着作者的人生经历而不断变化的。原来我和作者一样经历着生活里的那些确幸、荒诞、无奈、迷茫。这点本书做的很好,不是完全按照时间分类,也不是按照城市,而是将这两者交叉到一起,从今到前。既可从前到后,按城市来读,也可从后到前,探究作者心境变化。书由近年的专栏集结而成,篇幅很小,也没必要做深度阅读。然作为茶余饭后、夜深入眠前的读物是极适合的。足以在一天中最轻松惬意之时,重新品味自己生活的城市,唤醒紧张麻木的神经。
评分文人屁民的小确幸与小牢骚,时而犀利时而浅薄。表面是在写城,实际是在写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