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巴黎到比利牛斯

从巴黎到比利牛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大卫•唐尼 著
出品人:
页数:448
译者:焦晓菊 译
出版时间:2017-8-16
价格:4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7648
丛书系列:旅行之道
图书标签:
  • 旅行
  • 随笔
  • 大卫.唐尼
  • 欧洲
  • 朝圣之路
  • 法国
  • 旅行之道
  • 2017
  • 旅行文学
  • 欧洲风情
  • 人文地理
  • 徒步旅行
  • 法国文化
  • 比利牛斯山
  • 城市漫游
  • 风景记述
  • 文化探索
  • 心灵之旅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次旅行将法国的过去与现在完美连接起来,这段漫长旅程的更大意义也许在于:它让我们明白,无论怎样定义旅行,我们都是在铺满问题的人生之路上寻求答案的朝圣者。

美食旅行作家大卫•唐尼一向持有怀疑主义态度,对“灵性”和“信仰”不以为然。然而,人到中年的一场大病却让他有机会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认识人生和世界。

《从巴黎到比利牛斯》融合了探险故事与欧洲文化历史介绍,唐尼夫妇徒步探索了从法国到西班牙的朝圣者大道。从巴黎的圣雅克路开始,他们向南走了一千二百多公里,沿有着一千一百年历史的古罗马朝圣路,经过七十二天的跋涉,抵达西班牙的龙塞斯瓦列斯。这条朝圣路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收录的世界遗产,每年有超过二十万人通过西班牙境内的这条大道朝圣,但很少有人能穿越法国步行来此……

作者简介

大卫•唐尼(David Downie)

“大卫•唐尼堪称探索大师,我们跟随他发现巴黎,这个众所周知的城市充满秘密——伟大的生活,被浪费的生活,被遗忘的工匠,被丢弃的坟墓……”《英国病人》的作者迈克尔•翁达杰如此说。

生于美国的大卫•唐尼,却对欧洲情有独钟,他曾在意大利工作,1986年起定居巴黎,对欧洲政治、文化、美食的见地非凡。唐尼为《洛杉矶时报》等全球五十多家知名刊物撰稿,现在是知名旅行博客网站www.gadling.com的欧洲记者。

他的作品《巴黎,巴黎:漫步光之城》《从巴黎到比利牛斯》《品味巴黎》《恋恋巴黎》和几本侦探小说,出版后都备受读者喜爱。

目录信息

关键人物、地点和事件
埃杜伊(Aedui):高卢部落,其领土相当于今天位于勃艮第中南部的索恩-卢瓦尔省(Saôneet-Loire)和涅夫勒省(Nièvre),首都是比布拉克特(Bibracte)。根据尤利乌斯•恺撒的说法,埃杜伊是“罗马的盟友”,曾要求罗马人帮助他们抵御敌对的凯尔特和日耳曼部落的侵犯。罗马人的回应引发了高卢战争(Gallic Wars)。
阿雷西亚(Alésia):高卢的防御性城市,在恺撒征服高卢的最后一役中,维钦托利(Vercingétorix;见下文)和其他高卢酋长在此避难。经过一场围城之后,高卢人投降了。维钦托利成了俘虏,被押往罗马,并在几年后被杀死。阿雷西亚成为一座个罗马城市,但在中世纪沦为废墟。如今它已经被发挖掘出来并改建成一个历史主题公园。
阿斯特里克斯(Astérix):虚构的高卢英雄,生活在大约公元前50年的阿莫里卡(Armorica;今法国西部的布列塔尼[Brittany])地区,不属于被罗马征服的高卢。这个名字是将“asterisk”(星号)跟“Vercingétorix”(见下文)结合起来。阿斯特里克斯最初是个幽默且具有破坏性的人物,后来被法国主流(电影、阿斯特里克斯游乐园[Parc Astérix])和偏激的民族主义元素吸收。对有些人来说,他是抵抗外来影响(从恺撒到移民,乃至于美国主导的全球化)的象征。
欧坦(Autun):见比布拉克特。
比布拉克特:重要的高卢重要的防御城市或,即一种小城堡,是埃杜伊人的首都,建于公元前200年前后,在公元1世纪遭到废弃或毁灭。它位于勃艮第地区莫尔旺(Morvan)的贝弗雷山(Mont Beuvray)顶上。维钦托利在比布拉克特被宣布成为高卢抵抗部落领袖。而恺撒则在比布拉克特口述了他那部编年史《高卢战记》(The Conquest of Gaul)的一部分。奥古斯都•恺撒(Augustus Caesar;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在世期间,这座城市的居民被重新安置到附近的欧坦(Autun)——原名“Augusto Dunum”(奥古斯都城)。如今比布拉克特是个国家公园,包括若干考古挖掘地和凯尔特文明博物馆(Celtic Civilization Museum)和若干考古发掘地。
勃艮第(Burgundy):法国中部偏东的一个地区,分成四个行政区:约讷省(Yonne)、涅夫勒省、蓝色海岸(Côte d’Or)和索恩-卢瓦尔省。这里以葡萄酒而闻名,也是古代高卢的核心区,高卢各部落与尤利乌斯•恺撒的军团之间有若干具有决定意义的若干战役就发生在这里。
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100年至公元前44年的古罗马军事和政治领袖,生活于公元前100年~公元前44年。公元前58年,恺撒率领罗马军团进入高卢,开始了一场持续了近十年的战争,并于公元前52年战胜维钦托利。
凯尔特人:说凯尔特语的古代民族,其起源无法确定,据说从公元前1200年前后开始从巴尔干地区迁入西欧。他们在包括一片占据了大部分中东欧大部和西欧的地区定居下来,并跟敌对的日耳曼部落和罗马人发生冲突。他们的祖国高卢就是今天的法国。“凯尔特”一词与“高卢”一词可互换。高卢-罗马文明就产生于高卢人之中。
查理曼(Charlemagne):公元742年至814年任法兰克国王,生活于公元742年~814年之间,于公元800年宣布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公元778年,在那些与科尔多瓦埃米尔(Emir of Cordoba)发生冲突的摩尔人统治者的邀请下,他率领一支军队翻越比利牛斯山,进入西班牙。查理曼的军队受到巴斯克人的抵抗,后者在朗塞瓦尔(Roncevalles)大肆杀戮他的后卫部队。死者中包括布列塔尼省公爵罗兰。史诗《罗兰之歌》(The Song of Roland)就是在这段插曲的启发下产生的。
克吕尼(Cluny):一个拥有5 000居民的小镇,位于勃艮第的索尔-卢瓦尔省南部。,是这里的一座中世纪修道院的废墟上所在地,它曾经有是梵蒂冈之外最大的教堂。
杜诺列克斯(Dumnorix):尤利乌斯•恺撒进犯高卢期间的埃杜伊酋长。
普法战争(Franco-Prussian War):法国与普鲁士(一个日耳曼国家)之间的战争,发生于公元1870~1871年。
法兰克人(Franks):位于法国西北部以及比利时、荷兰与德国西部的一个日耳曼部落。公元450年前后,法国的梅罗文王朝(Merovingian Dynasty)就起源于法兰克人,在查理曼的统治下,作为西欧的领袖而崛起。
高卢人:见凯尔特人。
弗朗索瓦•密特朗(François Mitterrand):1916~1996年,法国前总统(1981~1995年),社会党人。这个谜一样的人物颇具有争议性,他在“二战”期间的记录仍然有待细细研究。
莫尔旺:勃艮第的山区,从韦兹莱(Vézelay)南部一直延伸到欧坦。
收复失地运动(Reconquista):公元792~1492年,基督徒“重新征服”被摩尔人占领的伊比利亚半岛。
抵抗运动:法国武装抵抗纳粹占领以及维希傀儡政府的运动。
朗塞瓦尔:法文为“Roncevaux”,位于比利牛斯的一座罗曼式修道院,是查理曼的后卫部队遭到杀戮的地点,也是圣雅各之路(Camino de Santiago de Compostela)上的一个重要中途停留点或起点。
贝尔特和吉哈尔•德•鲁西永(Berthe and Girart de Roussillon):在公元855年前后创立韦兹莱修道院的贵族夫妇。
大雅各(Saint James the Greater):被称为“蒙塔莫罗”(Matamoro),意为“摩尔人克星”(Moorslayer),公元44年死于朱迪亚(Judea)。据传说,八百年之后,他的遗骨在位于西班牙西北部的孔波斯特拉星野(Compostela)被发现,也就是如今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星野圣地亚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主教座堂所在的位置。它从公元9世纪开始,这里成为基督教第三大朝圣地,仅次于罗马和耶路撒冷。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星野圣地亚哥(Santiago de Compostela):西班牙加利西亚(Galicia)的首府,在法文中被称为“Saint-Jacques de Compostelle”。
维钦托利:高卢阿尔维尔尼(Arverni)部落的酋长,曾在比布拉克特率领军队抵抗尤利乌斯•恺撒,公元前52年在阿雷西亚投降,公元前46年在罗马被处死。
韦兹莱(Vézelay):勃艮第北部约讷省的一个村庄,是9世纪的抹大拉的马利亚玛丽大教堂(Basilica of Mary Magdalene)所在地,也是传说中这位圣徒遗骸的保存地点之一。在经历了数世纪的衰败之后,如今韦兹莱再次成为朝圣地,也是圣雅各之路的起点或中途停留的重要地点。
圣雅各之路(Way of Saint James):一个穿过欧洲前往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星野圣地亚哥的朝圣路线网,始创产生于公元880年左右。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这是环法自行车赛程,那么一身精肉的黄衫、白衫各种衫们一路飞驰,可能5天就能完成本书中的大卫·唐尼和艾莉森·哈里斯夫妇三个月750英里的朝圣之旅。当然他们会需要比”解冻后的卡门培尔干酪“和”瑞士三角巧克力加法棍面包“做成的三明治更加能补充能量的午餐,也不会住...  

评分

逃离的冲动,肯定每个人都有过。 至于逃离了熟悉的生活,去做什么才是真正的选择。也可能是你一直想要却没有勇气选择的另一种可能性;也可能就是一个生活的暂停键,可以有一个距离来思考你现在的状态,暂离把你嵌在其中的"生活世界",一丝松动,一丝疏离,一丝裂纹。 最近在读...  

评分

看到书名可能有人能猜到,这本书是我去巴黎之前买的。 令人悲伤的是,我已经从巴黎回来快两年了,我才读完了这本书。 令人欣喜的则是,我发现这本书并不在讲巴黎,而重点描述了作者从巴黎徒步至比利牛斯这条朝圣路上的所见所思。所以,我下次去法国勃艮第地区和比利牛斯山脉的...  

评分

很多年前开车勿入一条比利牛斯山道,从戛纳到尼斯某个民宿的短短路程,早上10点开到夜里十一点。那一路是比利牛斯山狭窄的山路,用大约每小时10公里的速度挪过去的。仅够一车宽的土路蜿蜒曲折,一侧是山峰一侧是峭壁,起起伏伏,绵延不绝,周围只有鸟鸣没有人烟。这也是我第一...

评分

travel is one of the ways of escape travel literature collect all your memory, imagination and record on the road. you can hold the modern life at bay, if you will. A refugee from the Age of Ideology, someone who’d escaped an Orwellian, totalitarian world ...  

用户评价

评分

旅行之道第五本,好像这次是真的有点儿流于空想和琐碎。读到一半时放下了。春节后再读,突然发现最有吸引力的是作者的冷笑话,对自己和家庭的讥讽。西方文化比较不同的是这种自嘲,中国人说起自己的家族往往深情款款无限同情,却卸掉了一种用批评的眼光回顾家族史的责任。

评分

当我们在闪耀的山毛榉树下行走时,它们的叶片已经像小狗的耳朵一样展开。泥土散发朴实的花香—那是葡萄汁,苔藓,蜂蜜和护根草的香气。

评分

20180302 readed train bi2NC

评分

一个怀疑论者如何在步行途中,一步步接近”信仰“这个话题,这本身就是一个有意思的悖论。无意中窥见一个怀疑论者和她笃信的妻子间生活的有趣张力。:)

评分

旅行之道第五本,好像这次是真的有点儿流于空想和琐碎。读到一半时放下了。春节后再读,突然发现最有吸引力的是作者的冷笑话,对自己和家庭的讥讽。西方文化比较不同的是这种自嘲,中国人说起自己的家族往往深情款款无限同情,却卸掉了一种用批评的眼光回顾家族史的责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